第467章 司务长(1/2)
总指挥部内一片死寂。
在说完想法过后,陆北便沉默下来。
作为第三路军总指挥的李兆林也不说话,关于具体的作战部署他们昨晚研究一个晚上,也讨论了一个晚上。陆北有两个方案,第一个就是打大特大,拼着最后一口气也得搏命。
这也是让总指挥部诸人难以抉择的问题所在,另外一个方案就是直接突入额尔古纳地区,对于盘踞在当地的日伪军采取守势,也就是放弃消灭伪满第三教导大队,孤军深入额尔古纳地区。
陆北看着李兆林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点在嫩江县伪满第三教导大队的位置上。
“第三、第六支队不能动,动一发牵全身。”李兆林吐出一句话。
冯志刚问:“石兰斌部打不打?”
“打!”
“可兵力不够啊!”
面对捉衿见肘的兵力,要想吃掉伪满石兰斌部,这显然是极为困难的。
第三、第六支队不能动,一旦调动第三、第六支队,日伪军就会肆无忌惮去进攻龙南部队,这对于许亨植、金策所率领的龙南部队是不利的。
螺蛳壳里做道场,这仗难打。
与李兆林等人的担忧不同,陆北认为强弱是纸面之上的辩论,关键在于如何转变战场的条件,使得战斗的有利条件朝着自己一方面倾斜。
石兰斌部是炮兵居多,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石兰斌部机动速度过慢,并且陆北不认为石兰斌会拉着山炮、野炮等诸多火炮去进攻抗联。他的炮兵部队势必会留在嫩江东大营军营中,关东军也绝不会允许石兰斌拿着炮兵去打抗联。
兴安军直属迫击炮团的例子在前面,没有步兵援护且单独行动的炮兵部队,只会沦为抗联嘴边的肉。
陆北想调兵,目的是在歼灭石兰斌部步兵团、骑兵团后,能够凭借优势兵力快速扩大战果,其战果就是石兰斌所部的炮兵部队。
在说出自己的判断之后,李兆林又开始纠结起来,但最终他还是决定第三、第六支队保持不动。他不愿意放弃松嫩平原地区,第三、第六支队能够在松嫩平原活动,对于抗联是有利的。
调集第三、第六支队,那是要进入大兴安岭山区的,丢弃平原进入山区,是战略上的失守。更多则会产生连锁反应,龙南部队也必须向北方收缩,这样第三路军将进入整体的收缩萎靡事态。
严格来说,李兆林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他是从整体战略上来判断的。
陆北不一样,他是只管打仗,拿着第三路军家当跟日伪军赌。仗打赢了,他将收获百倍的利益,就像是在莫力达瓦一样,一战将当地日伪军打到不敢越过西诺敏河,将日寇赖以统治的汉奸势力全部扫个精光,逼得关东军将莫力达瓦地区定为‘匪区’,迟迟不敢深入。
是糖果也是毒药,打赢这场仗,几乎剿灭松嫩平原以北、大兴安岭中段东麓的全部日伪军力量,凭借兵锋之胜可夺取额尔古纳,甚至能够拼一下呼伦贝尔地区。
打不赢,大家就洗干净脖子等死,肩负好历史责任,等待后世之人对他们冒险举动的口诛笔伐。
会议持续从上午持续到黄昏。
直到大家肚皮都饿得咕咕作响,张兰生委员让大家先行散会,填饱肚子后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讨论这场影响抗联命运的会议。
谁都知道,真正的战场绝不会由他们讨论的那般,那是充满一切未知数的。
陆北蹲在伙房的土灶边,看着炉灶中的柴薪熊熊燃烧,烟雾顺着排烟道在林间各个位置悄悄四散。
扒拉一下炉灰中埋藏的土豆,陆北咀嚼着硬到要人命的高粱饼子。
李兆林给他弄了一碗米汤,将高粱饼子掰碎丢进米汤中软化,对方已经两天一夜没有合眼,来自身体的疲惫并不是他关心的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