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军容整齐(1/2)
敌人上来了。
兴安军骑兵的队列拉的很长,永远不要以为行军就是裹挟成一团前进,长蛇队列遭人诟病,但却是最有效、最便捷的队列。
就是这样的长蛇队列,中国有一大半军队都走不出来,东北战场是高手过招的战场。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施展,在战争中死去。
抗联的三三攻防战术,穿插迂回,向死而生、死中求胜,地表最强轻步兵。口号是喊出来的,军队的名声是打出来的,我们是一群与世隔绝却永不言退的疯子。
“嘭——!”
伴随着天空中呼啸而过的迫击炮炮弹,高爆榴弹在敌军阵营里炸开,领头的是一队上百人的兴安军骑兵。跟随迫击炮炮弹一同落下的还有步枪子弹,以及为数不多几挺轻机枪。
陆北下了命令,这场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拖延时间,为骑兵部队迂回包抄争取时间,其次是尽可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五支队的老把戏,学自日军,主要输出火力点藏着掖着,一方面是降低敌人的警惕性,另一方面勾着敌人的火力点暴露出来。
迫击炮阵地打的有气无力,古城高台的土墙上也是上气不接下气。
别看有气无力,但敌军的伤亡绝对不小。
战争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的小兵所射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充满勾心斗角的,那叫‘兵者诡道也!’
遭遇伏击的兴安军骑兵一个连慌乱起来,那些骑在马上的士兵纷纷下马,骑兵最大的用处是机动力和追击,而非裹成一团发起冲锋。集团冲锋在‘凡尔登绞肉机’中就被默契的认为是不理智,在面对有工事的机枪火力网前。
兴安军被打了一个闷头响,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撤退。
在射程之外。
井上谅当即命令部队散开,将战马及驮马补给队拉到后方,命令士兵原地构筑工事。在军官的催促命令之下,兴安军的士兵拿出工兵铲和铁镐开始刨坑,挖出单兵掩体,而后连点成线。
在不确定抗联兵力的前提下,井上谅做出最基本的野战遭遇战准备,是完全按照步兵操典进行的。
手持望远镜,井上谅看向黑头山古城:“真不错,居然猜测到我们的行军路线,观察敌军情况。”
“观察敌军情况。”
作为一名上校,秦焕章也拿起望远镜观察:“据观察,敌军拥有少量炮火和机枪,借由古城高台之地利阻击我军收复三河街。
目前在僵持阶段,敌人兵力寡少,应当组织进攻。”
“观察有效。”
两人在那儿不伦不类的讨论战情,兴安军的主要军事指挥权在日籍军官和军事顾问身上,这就导致兴安军军官是没有什么指挥权的,但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伪军,又不得不让非日籍军事主官直接下令。
日籍副官和军事顾问半问半命令,指导蒙满军官下令。
放下望远镜,井上谅看见排头兵的一个连在抗联的攻击下死伤惨重,虽然机枪没几挺,但是专打短点射,每段急促射击都会倒下人马。步枪手的精确射击就别说了,枪法准的要命,看着有气无力,实则杀伤力极大。
井上谅相信眼前高台土城内的抗联是主力,也只有从三江杀过来的抗联主力才有这样精准的枪法,在三江地区的时候井上谅跟抗联打过照面,是跟抗联第五军打,一个营三百多人围攻山头上十几个抗联,攻了一天一夜,己方伤亡一百多人,完事还叫抗联给突围出去。
打完这场仗,关东军参谋部气得骂娘,给兴安军一脚踹走,大力组建伪满警察讨伐队。
“火力侦察。”
秦焕章命令团属迫击炮连开始架设迫击炮,机炮连也开始架设重机枪,组成一个防御火力网。
兴安军内的军官就指挥士兵,一排为列队,半蹲屈膝于炮兵阵地左右,分出三个连成‘品’字形布置,以防备有可能的针对炮兵阵地的袭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