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同归于尽(1/2)
此时的伊图里河河谷,一个当地人称为‘那木卡沟’的山谷中,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人络绎往沟外走,以高地为凭,分以班组小规模的对伊图里河河谷那条崎岖难行的山路进行阻击。
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林命令电台关机,让难以转移的伤员和被服厂的妇女同志们往更深的地方走去,躲起来避免让日伪军发现。
留在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的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赵敬夫走来,背着一支步枪。
“还有一百二十七名能打仗的战士,枪是够的,弹药比较少,每人能分二十发子弹、两枚手雷。”
李兆林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将枪套安在枪机后:“全部发下去,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
“是。”
有些恍惚失神,从朝阳山密营基地突围时有三百多人,张兰生带出去三四十人寻找第九支队会合,突围到鄂伦春旗还有两百口子,一路上被围追堵截,天上日军飞机轰炸。
被服厂的妇女同志和伤员留下躲藏起来,现在总指挥部的警卫部队还有一百二十七名能够执行任务的战士,加上总指挥李兆林。
从他们俩不远处,走过一个被打烂手掌的战士,那也是能够参加阻击任务的战士其中之一,轻伤不下火线,只有彻底动弹不了的战士才能离开战场。
赵敬夫在出神,也在心疼。
山沟外来人。
援兵。
上百多身穿兽皮麻衣的家伙们,手持现代式的武器装备,并且其中有机枪和掷弹筒。领头的那个戴着骑兵尖头帽,抗联的人。就凭第三路军总指挥部警卫部队那点人挡不住太久,陆北作为大体制定作战计划的人没将期望全放在他们身上。
人被带了过来,抬手给李兆林和赵敬夫敬礼。
“报告,兴安游击大队支部书记阿克察·都安,奉命前来支援。”
“首长好,兴安游击大队大队长大额乌苏。”
抗联的援兵,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山麓地区的兴安游击大队,原五支队一部发展组建而成,全部由鄂伦春、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战士组成的山地游击部队。
李兆林伸出手:“欢迎。”
“首长好。”
赵敬夫说:“二线阻击。”
“你们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李兆林问。
阿克察说:“一百四十一人,全副武装,两挺轻机枪外加六门掷弹筒,弹药充裕。我是六军直属团的老战士,参加过锦山之战和西征。”
没问这个,可意思已经表达出来,阿克察·都安告诉李兆林,他是老战士,是第六军直属团的老战士。自打组建之初,他就没在二线混过,每次参加作战都是尖兵,是头一拨。
从第六军军部直属团出来的没一个说躲在兄弟部队后面的,这是规矩,想让他二线阻击,等下辈子换个部队当兵,老直属团的丢不起这个人。
出现分歧,这样的分歧解决起来很容易。
阿克察·都安说:“来之前支队长已经给我下达了作战指示,沿途依据有利地形层层阻击没错,但不是我们该干的事。我们游击大队都是山民,熟悉地形,该干的事是迂回包抄、背后袭扰。
敌人携带有速射炮,一炮下去就没了,沿途阻击坚持不了多久。敌军顶多费点炮弹,我们费人,人死了可什么都没有,敌人长驱直入主力部队就完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