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苗途遇猎,相约山野(1/2)
清晨,农场。
42岁的李丰金裹着补丁摞补丁的蓝布棉袄,正往灶膛里塞干透的桦木段。
火星子“噼啪”迸溅,映得他眼角的皱纹里都跳动着暖光。
大铁锅里,小米粒在沸水中翻滚,渐渐熬出一层金黄的油皮。
醇厚的米香混着柴火味,顺着门缝往外头钻。
“该蒸馒头了。”
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揭开另一口蒸锅。
白面馒头白白胖胖,挨着个儿蹲在蒸笼里,像列队的娃娃。
玉米面馒头则泛着古朴的黄,表面粗糙得能看见细小的麸皮。
李丰金用手背试了试温度,满意地点点头,又从墙角竹筐里摸出几个带泥的红薯。
“今儿给大伙儿换换花样。”
他一边嘟囔,一边将红薯切成滚刀块,丢进煮大米的铁锅里。
红薯的甜香与大米的清香缠绵交织,不一会儿,整个厨房都飘着让人咽口水的味道。
最后,他掀开腌菜缸,捞出一把腌好的野菜,切碎后撒上粗盐,简单一拌,一盘爽口的野菜馇就成了。
晨光像被揉碎的金箔,稀稀落落地洒在林场结霜的石板路上。
林晓峰捧着豁口的搪瓷缸,就着食堂飘出的热气喝了口小米汤。
昨夜与张强的不愉快,仍像块没化开的冰疙瘩堵在心里。
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恍惚间,他瞥见窗台上那盆蔫头耷脑的仙人掌。
这盆被人遗忘的植物,在阳光下倔强地舒展着干瘪的叶片,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坚韧。
林晓峰心中一动,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胸腔里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林晓峰!”
场长李德山的喊声穿透晨雾,惊飞了屋檐下打盹的麻雀。
老人站在办公楼门口,藏青色中山装笔挺得像块门板,口袋别着的钢笔帽早已褪色。
他袖口磨得发白,却浆洗得一丝不苟,连裤缝都能切豆腐。
“来我办公室!”
他的声音带着常年发号施令的威严,惊得正咬着白面馒头的林晓峰下意识挺直了腰板。
办公室里弥漫着煤油灯熏黄的气息,墙面上挂着的林场规划图边角卷起,用泛黄的报纸补了又补,补丁处还留着几个被图钉扎出的小孔。
李德山从抽屉里翻出个裹着油纸的牛皮纸包,小心翼翼解开时,十株裹着湿草的杨树苗露了出来。
杨树苗根部还沾着新鲜的红泥,像婴儿攥紧的小拳头。
“送去给林德生,让他带着生产队栽到东山坡。”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指点了点树苗,“这可是从省林业站换来的良种,路上千万小心。”
他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在玻璃窗上凝成细小的冰花,转瞬又被初升的日头晒化,在玻璃上蜿蜒出细小的水痕。
林晓峰把树苗仔细绑在自行车后座,帆布手套触到湿冷的草团,记忆突然翻涌。
小时候跟着父亲移栽菜苗,也是这样沾着泥土的触感。
那时日子虽苦,可每一株幼苗都承载着全家的希望,就像此刻这十株杨树苗,带着林场来年的生机。
车轮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惊得路边的野兔一蹦三跳钻进灌木丛,雪地上留下几串梅花状的脚印。
交完账返程时,日头已爬到中天。
林晓峰路过老榆树林子,忽听头顶“嗖”的一声,一只斑鸠扑棱着翅膀栽落,正好砸在他脚边。
他循声望去,树影里转出个佝偻的身影,手中弹弓缠着褪色的红布条,正是老猎人林明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