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七月十六,舰队出海!(2/2)
“根据我的线人故意透露给世家大族的消息,告知他们温榆河如今有木质大船九艘,至于小船的具体数据,透露给他们的数据,是五百艘毛文龙提供的商船。”
王在晋脸上带着丝丝笑意,有意思,有意思,看来世家大族当中,有侯爷的卧底啊,而且这卧底看样子身份地位不低,以至于侯爷借助他口传递的错误消息,到对方二种就变成正确的信息了。
木质大船?
实在是有些好笑,木质大船都来了。
如此一来,对方对温榆河水师的实力就会严重错估,即便是温体仁懂得狮子搏兔亦需全力的道理,没有因为轻敌而让其中一部分人不参与。
但即便温体仁依旧用了全力,但是准备的作战方案绝对是面对木船的,肯定还是老套路,用火船烧等等……
还是会影响最后的战争走势。
随后,就是作战计划的制定,这个计划到实际的战场上,或许会有很多的出入,毕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
但有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和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计划,两者的差距同样如同天壤之别。
前者只需要的完整的作战计划之中删减即可,后者就可能稍不注意就会做出后悔一生的选择。
很快,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完成。
在出海的时候,需要有多少船只,船只上配备多少的火炮和火铳。
各部门要如何做,才能确保在出海之前制作出足够多的火炮和火铳,而且还要给这些水师士卒预留足够多的适应时间。
等到叶铭说完,整个圆桌上的所有人,心里都不由自主的生出一股奇怪的念头。
他们觉得离开这张圆桌之后,这场仗的最终结果,就已经确定了。
他们只需要按照侯爷要求的做即可,不需要他们有太多的临场反应,容错率可以说极高。
袁可立也心中暗自感慨,他原本以为侯爷请他来,是觉得他老而弥坚,只要给他钱,给他时间,他就能训练出一支足够强大的水军。
但此时此刻,他发现侯爷可能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
侯爷想的,可能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有些可惜了,然后想给他一点功劳,给他更多恩宠,这样等到他死之后,就有足够多足够好的身后名了。
因为船只不需要他袁可立操心!训练水师士卒,也没有那么麻烦,归根究底就是给他们足够的钱银,不要拖欠他们的饷银,这就已经足够了。
训练,他如今可以确认,侯爷比他更训练的更好。
打仗,如今看来,侯爷也比他打的更好!
所以事实上,他的一身本事,如今看起来,只能用鸡肋两个字才能形容。
他以前最不在意的名望,也有可能是侯爷请他的重要原因,毕竟他在水师中的地位极高。
如果侯爷这一战打出威风,让那些人望风而降,有他的存在,收编也会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挺好,如此强大的侯爷,才有机会力挽狂澜,延长大明的国祚。
而且不是张居正一样,只是延长一定的时间,却真正扼杀了大明的未来。
侯爷是当真有可能再给大明蓄两三百年国祚的,恢复到最鼎盛时期都不是极限!而是更强!比洪武朝更强,比永乐朝更强!
“好了,现在可以将消息传递出去了,七月十六,本侯会率领舰队出海,开拓航道,确定航线!”
…………
福建。
自古以来,福建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山地丘陵的占比极高。
因为地形的原因,再加上东南沿海的土壤为红色的酸性土壤为主,这样的土壤就会有一个问题。
不够肥,除了种茶,种其他的东西,收成当真不行。
所以福建的百姓种田的少,捕鱼的多,挖矿的多。
捕鱼需要打架,因为随时可能面对海盗的威胁,即便没有海盗的近海,你也要和邻村的村民争夺水域。
挖矿更是需要打架,历史上这些地方因为挖矿权打到脑浆子四处喷的记载,比比皆是。
所以此地和更北边的浙江一样,属于民风彪悍,而且极为团结,动不动就是一个村子一个家族一起斗殴,这也是后世福建祠堂最多,祭祖活动最多的原因。
而此时此刻,在福建水师驻地的不远处的一处庭院,一群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外。
其中当中坐着的,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温体仁。
左边坐着的,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还非常年轻,但锋芒毕露,目光如电!
正是如今在海上有着极强势力的郑芝龙!
谁能想象,一个如此强大的海盗,有千条船,有数万可战之兵的郑芝龙,如今的年纪,不过才二十六岁而已,尚且不到而立之年!
在温体仁右手坐着的,是一个红毛大胡子。
按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框架,决策权并非单一一人,而是一个由十七人组建而成的董事会。
但是这十七人,并不是在其他地方,而是在荷兰本土。
而在这十七人之下,自然是亚洲区域的负责人,亚洲总督!
而眼前的红毛大胡子的身份,就是东印度公司的亚洲总督,雅克·斯派克斯。
如今的驻地,在台湾,著名的热兰遮城,就是他在负责扩建。
就是他在负责扩建。
作为亚洲地区的负责人,此人在东印度公司的身份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也足可见东印度公司对大明这广大市场的重视,以及对这一仗的重视。
再下方的,有浙江、福建、广东三处水师的统领,以及这一地区在海上贸易有主导权的世家大族话事人。
济济一堂,人数比温榆河的都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