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规则之上,仅可阳谋(1/2)
下午茶时间,冼耀文来到樟宜金满堂服饰,既视察工厂,也找女工们聊天,不分人种,华人、马来人都聊。
女工们的收入相比其他打工女是比较高的,大多是戏院的常客,她们对电影的评价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五点,他回到水仙庄园,进厨房做烹饪法国菜的准备工作。
一边做,一边在脑海里总结有用的信息。
奥德在各地的子公司,如法国奥德·黛丽尤、英国奥德·蒙塔古、澳洲奥德·昆士兰、台湾友台、印度老黑猫、星马友星,凡是奥德打头,侧重发展发行渠道,独立命名侧重独立发展。
他对友星的发展设想是占领马来语、印尼语市场,新加坡只是桥头堡,一旦友星的触角进入马来亚和印尼,下一步就是分别在吉隆坡开设友吉分公司,在雅加达开设友雅分公司,做好本地化的下沉。
接着,友星的电影业务进行转型,主攻港片、好莱坞片、欧洲片在新加坡的发行,为兄弟单位做发行辅助。
新加坡的电影市场太小,犯不着在这边运营华语片制作基地,他的目光盯着电台、电视台,为将来新加坡独立后的市场做布局,在“新政府”形成之前,做成私人控股的事实,多捏一些谈判筹码在手里。
按原有的历史,他的大舅哥蔡光耀将获得胜利,但不代表他会无条件、无选择地支持大舅哥,对外的形象可能是蔡冼一家亲,但大舅哥的身边还会围绕着一个党派,大舅哥是一个利益集合体的首脑及代表,既有蔡家一个小家的利益,也有党派大家的利益,他冼耀文及他和蔡金满的儿子冼为新(蔡显荣)代表着冼家的利益,在前两个利益面前,该如何自处?
从蔡显荣个人的角度而言,融入党派利益当中是最佳选择,游离在冼家之外,表面形象代表新加坡的利益。
但从他及冼家的角度而言,蔡显荣这个儿子的个人利益不代表他和冼家的全部利益,直白点说,新加坡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冼家财团发展战略规划中,新加坡只是人员与资金的交通枢纽,对包含东南亚的东亚形成辐射,人员与资金以此为中转点快速进出。
冼家和以蔡光耀或其他人为代表的新加坡,更似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共同利益,也会存在利益分歧。
通俗点讲,他冼耀文只会在妹夫这个身份上矮蔡光耀一头,其他方面都想高一头,蔡显荣在双方情感关系中将主要发挥让蔡光耀心理平衡的作用——老子压我一头,我在儿子这儿摆摆谱行吧?
他将帮助蔡光耀争霸,这个帮助不是跟随,是扶持,上对下的扶持,这是冼家在新加坡的定位,冼家对蔡光耀不会口呼万岁,也不至于“驾与吁”的凌驾,就是伙伴,求同存异,在利益对抗中找到利益平衡点。
将来,蔡家是冼家在新加坡的重要资源,但不能是唯一资源,也不能没有制衡的依仗,一定要具备掀桌子的能力,老蔡家没法合作,不妨换成老李家、老黄家,他的子女可以复刻他如今的操作,与其他家族进行联姻。
按照他的设想,蔡金满生一子一女,融入新加坡的利益;水仙生一子一女,仅代表冼家在新加坡的利益。
李月如生一个女儿,若是个性较强,有自己的想法追求,不妨让她自由飞翔,他这个当爸爸的进行托底,给予充分的试错空间,若是愿意给家族尽点义务,寻找伴侣时,兼顾联姻即可。
“2+2+1”为最佳组合,实现可以轻松一点,达不到只好累一点,但李月如最好别生下儿子,他能想象到将来会生出多少幺蛾子。
李月如想要孩子是出于母性,找他生却是充盈算计,摆明了想生出儿子行夺嫡之计,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李月如的儿子不是没有成为他的接班人的可能,但这种局面出现,只能是他的无奈之举,意味着冼家内部将经历一次洗牌,他为冼家积累的资源将有所折损,冼家在历史进程的速度会慢下来。
一步慢,步步慢,他的玄孙搞不好只能成为互联网大厂的码农,听从AI领导的吩咐,为AI编写信息防火墙规则。
或许当询问AI系统“1951冼耀文”,AI的回答是“某仆街作者写的没人看的网络小说男主角”,而不会触发正确答案。
即使AI进化到能研发5纳米芯片,若参不透政治正确的道理,它屁也不是。
他在粮蔬水产业上的布置是为蔡金满的孩子而准备,随时为了蔡冼两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粮食、饮水安全岂可掌握在私人手里,我蔡光耀誓死捍卫新加坡人填饱肚子的权利,将伊特曼、沃特曼收归国有。
此是求同,金融和传媒方面的布置则是为了存异、制衡,传媒即电台、电视台、报纸,即喉舌、舆论,很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无条件配合统治者发布虚假消息,人为制造信息茧房。
传媒必须正义,只能正义。
亚洲电台和亚洲电视台的原则就是誓死不说假话,仅出于正义性,但兼顾节约成本的考虑,选择性地、片面性地、断章取义地说真话。
大的方向,那些还看不见摸不着的将来是如此规划,眼下要考虑的事情是迈出第一步。
1951年的当下,马来语片市场几乎被两家公司垄断,邵逸夫的马来电影公司、陆运涛的国泰克里斯制片,前者强,后者稍弱。
尽管制作马来语片不是两家的重点,每年的制片量极其有限,仅维持在个位数,但友星进入该领域,无疑会触动两家的奶酪,他眼下不仅要构思一部能一炮而红的马来语片,还要思考怎么同两人对话,既要做到进入,又不能令两人过于反感。
切好了一些辅料,他去了藏酒室挑了两瓶红酒放到厨房,开了一个椰子,将椰肉剁碎,拿着来到外面的树林。
一棵树下圈了一个临时鸡圈,里面养着水仙从礼夏农场带回来的鸡,有文昌阉鸡,也有公鸡。
“喔嘻,喔嘻。”
他将阉鸡往边上赶,盛着椰肉碎的碗放在两只公鸡边上,嘴里嘟囔着,“别说我没有警告你们,这顿是断头饭,谁吃得多,就宰谁。”
放好,退到一边,任两只公鸡享用。
一只公鸡羽毛光亮,气势十足,且带点阴鸷,另一只羽毛稍黯淡,气势也不如前一只,显然蛋白质的补充不如前者,平时没什么能耐捕获昆虫,而前者……
他细心观察,这只公鸡战斗力十有八九相当剽悍,蚯蚓、蟋蟀、蚱蜢、白蚁随它拿捏,蜈蚣在它爪下也挺不住几招,估计没少吃蜈蚣,适合留着高价卖给“以毒攻毒更滋补”认知的有钱人,他只担心公鸡体内积累的重金属过高。
好在他没看走眼,这只公鸡果然剽悍,另一只仅吃了一口就被啄跑,太怂了,他一气之下做了违背规则的决定,就吃它。
“黄家大帅下山岗,黄旗黄幡黄缨枪,咳呀,咳呀,哟~咚咚锵,咚咚锵,黄马黄鞍黄壮士,黄盔黄甲黄衣裳,咳呀,咳呀,哟~咚咚锵,咚咚锵,黄仙一到开神路,要把弟子领当阳,哎咳,咳,哟~咳呀,咳呀,哟~”
他围着鸡圈打着圈,嘴里念念有词,“黄家大帅到哪家,两点为先是冼家,老公鸡炖红酒,少只鸡哎,哎咳,咳,哟~”
他双手虎口交叉,拇指相抵,结成雷印,舌尖轻抵上腭,鼻吸口呼三次,心里默念,“弟子冼耀文,恭请师尊开口。”
一套程序完成,他的身体剧烈抖动,眼神失去焦点,嘴里发出黄大仙特有的“喀喀”声,念了一串后,身体不再抖动,眼神也有了焦点,他在头顶拍了一记,捏着嗓子说:“请仙家落座,换人间话。”
放开嗓子说:“眼瞅就立秋啦,赶紧勒只小公鸡儿,炖上。”
“弟子谢师回山,这就逮鸡去。”
“喀喀,喀喀……”
“是,弟子挑怂的。”他直起身,转脸冲谢湛然说:“左右,起鼓。”
谢湛然凑趣道:“何曲?”
“将军令。”
谢湛然嬉笑,“不会。”
冼耀文点了点谢湛然,“罚你抓鸡。”
谢湛然掸了掸西服,“格件新做的西装嚜,侬看看迭块料子呀,碰着鸡污就一记头完结了。”
“好好好。”冼耀文竖起大拇指,“侬派头老大,侬是老底子额人家,侬歇歇脚,阿拉自家来。”
扯了两句,冼耀文翻进鸡圈,三两下抓住公鸡,一拎鸡头往后一掰,露出鸡脖子,拔下一线绒毛,方便一会儿下刀。
烧水、杀鸡、拔毛,一气呵成。
鸡切块腌制后,他一边收拾鸡毛,洗干净拿到外面晾晒,留着做鸡毛掸子,一边琢磨要不要生产拔毛机。
他在墟上见过手摇式拔毛机,上一世也接触过更先进的程控式拔毛机,只是简单地从人力变成电动,无须他人帮助,他自己就能画出图纸。
要说难点在小型化、家用化,仅作为工业机器卖不了几台,还是当成家电进行研发更有前景,不仅能卖更多,且能搞噱头型产品迭代,处理火鸡、普通肉鸡、小鸡仔就能搞出三款机器,遇见有人跟风抢市场,第一时间可以推出三合一的版本。
顺着这个思路,他又想到了榨汁机,目前欧美家庭还是以手摇式为主,电动榨汁机也有,但普及率并不高,现在挤进去能争一争鼻祖的交椅。
还有削皮机、切块机、取核机,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玩意,却是方便噱头型营销,也很方便推销员讲故事……
香港制造集团应该单独推出一个“放着吃灰”系列,看广告时很诱人,真的买回家,用一两次就扔在角落吃灰,还不能说东西不好,是自己本身没了再用的情调。
对,情调,价格不高的生活情调型电器,貌似实用,却不会大用,这就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售后问题,吃上几笔,把专利一卖,利润投入到真正实用的电器研发。
想法一直在脑海里完善,他的人在灶头前机械忙碌,红酒炖公鸡文火慢炖,做图方便的法式意大利打卤面,通心粉在水里一煮放着备用,番茄在锅里一炒,加胡萝卜丁、牛肉丁,加水焖一焖,焖至软烂盛到盘里当浇头。
中间,去拆了一个包裹,将理查德·温特斯赠送的银质餐具拆了出来。
理查德·温特斯在贝希特斯加登大饭店的搜刮中分到不少银质餐具,刻有“AH”标记的纯银刀叉、托盘和茶具,由于没有受到市场热捧,价格不高,他只卖了没几套,大多都囤在手里。
洗了洗,放进饭厅的餐具柜。
从冰箱里取了食也研发的汉堡C-3、牛肉饼F-12,甜品就用汉堡糊弄一下。
老友记一间门店没开,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中,汉堡制作需要试验出一个最佳配方,这个最佳不只是口感,还有烹制标准,必须做到任何一间门店的出品一致。
牛肉饼不可能使用整切牛肉,无法确保标准化和成本控制,只能采用碎牛肉压制成型。
碎牛肉会用成本低廉又很讲究的边角料进行打碎,比如牛排原料进入餐厅之前需要粗修边,修下来的边角料都是好料,却又相当廉价,完全可以从屠宰场的合同里争取“添头”。
老友记会将成本控制与口感做到极致,不鸣则已,一鸣即让美国一大批汉堡店主破产,老友记前期的门店扩张会踩着累累白骨完成。
因此,老友记需要一个爱尔兰人站在前台,以消减消费者一定会被煽动的敌意。
又比如必不可少的番茄酱,在加州要建立自己的番茄种植园、番茄酱制作工厂,咖啡、冰茶、橙汁都要建立自有供应链,可乐要找两家先行谈判,洽谈一份阶梯式的扶持力度协议。
基本来说,老友记的前期准备直奔门店遍地的格局去,但落到实处,又是脚踏实地从第一间门店开始做好。单西式快餐而言,历史一定会改变,许多后来闻名全球的品牌没有走出襁褓的机会。
一样样菜准备着,当时间来到六点半,格蕾丝准时赴约,她手捧红酒杯,悠闲地看着冼耀文忙碌。
冼耀文的忙碌到了尾声,拌好手里的沙拉即可开饭。
他一边搅拌,目光看向格蕾丝,“你想要什么?”
“什么?”
“班克曼。”
“班克曼。”格蕾丝晃动红酒杯,“曼谷、西贡、仰光、吉隆坡、槟城、柔佛巴鲁、亚庇、古晋、雅加达、泗水、棉兰。”
冼耀文放下手里的玻璃钵,认真地说道:“代表个人还是汇丰?”
“现在是个人,以后可能是汇丰。”
“曼谷怎么帮我破局?”
格蕾丝轻笑道:“作保。”
“所以,班克曼将会增加两位股东?”
“班克曼,Baka,亚当,你的野心不难读懂。”
冼耀文重新捧起玻璃钵,搅拌几下,用叉子叉了点沙拉送到格蕾丝嘴边,格蕾丝咬走后,又叉了点送进自己嘴里,边咀嚼,边说:“我本来就没打算掩藏,东南亚华人的财富不少,开一间服务他们的银行有得赚。”
格蕾丝似笑非笑道:“只是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