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335章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

第1335章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1/2)

目录

站在筒子楼略显拥挤的公共走廊上,魏征环顾四周。

阳光从楼宇间的缝隙洒下,照在晾晒的衣物上,孩童在楼下的空地上追逐嬉闹。

这里没有亭台楼阁的雅致,却充满了最质朴的生活气息。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

“你这法子……虽简陋,却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一地之民,数千之众,能在如此短时日内,迁而不乱,居有所安,实属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紧凑的楼宇。

“这筒子楼,固然非长久宜居之选,于长安城内,地狭人稠之处,若遇流民安置…倒不失为一种权宜之策。”

他似乎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柳叶说,更像是在梳理一个刚发现的思路。

“一地之困,或可推而广之,此事,老夫需详加思量,禀明陛下。”

柳叶笑了笑,没接话。

魏征能这么想,他乐见其成。

反正竹叶轩只负责把眼前这摊事办好,至于筒子楼能不能成为长安的“救急良方”,那是朝廷和魏征操心的事。

送走了若有所思的魏征,柳叶招呼薛礼和褚彦甫。

“走,再去里面转转,看看进度。”

三人沿着新铺就的主干道继续往里走。

阳光有些灼人,工地上扬起的细微尘土在光线下飞舞。

远处靠近曲江池边的区域,几座宅院的框架已经立起,工匠们在高处敲敲打打,号子声和锯木声交织,一派忙碌景象。

然而,当他们的脚步接近规划中靠近旧坊墙边缘的一片预留空地时,眼前的景象却显得格格不入。

在一排刚刚平整好、预备着打地基的黄土空地旁,突兀地杵着一座破败的大宅院。

说它大,不过是相较于原先那些低矮棚屋而言。

院墙是斑驳的土坯,好几处坍塌后用杂乱的树枝和破木板勉强堵着。

屋顶的茅草早已发黑霉烂,露出底下朽坏的椽子。

两扇歪斜的木门半开着,能看到里面同样破败的正屋一角。

这座院子,像一块顽固的牛皮癣,死死地贴在焕然一新的工地上,显得格外刺眼,也硬生生截断了旁边刚铺出去一段的青石板路。

柳叶的脚步顿住了,好心情瞬间没了。

他抬了抬下巴,指向那院子道:“这怎么回事?三个月前不是说就剩这一家了吗?还没挪窝?”

他记得当初选定曲江坊时,这片区域有几户特别难缠的,其中就包括这家,仗着家里有几个男丁,还闹过几次,试图阻拦拆房队。

柳叶当时听了汇报,只当是些贪心不足的刁民,想着软磨硬泡或者加点钱总能解决,没想到居然挺到了现在,成了真正的“钉子户”。

褚彦甫上前一步,脸上带着点无奈。

“东家,就是那家姓马的,三个月前他们狮子大开口,要的补偿银钱数目简直离谱,折算下来够在延康坊买两处小院了。”

“我们的人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嘴皮子都磨破了,道理也讲尽了,他们就是咬死不松口,一口咬定那是他们祖传的宅基,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您看...”

他指着那截被硬生生挖断的青石板路。

“我们按规划图纸,把路修到他们院门口,想着方便大家进出,结果第二天就被他们家的人偷偷给刨了!”

“说什么占了他们家的地界,没给他们‘过路钱’就不许修!简直是无理取闹到了极点。”

柳叶听完,只觉得滑稽。

他背着手,踱了两步,目光扫过那破败的院墙和里面隐约可见的杂乱景象。

“祖传宅基?这曲江坊原先是什么地方,你我清楚,他们心里难道就没点数?”

他微微侧头看向褚彦甫和薛礼,道:“这里头住的,往上数两代,有几个是正经在长安城落了籍的?”

“不都是当年战乱年间,从四面八方流落过来的穷苦人!”

“朝廷体恤,皇后娘娘心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们在这皇家内苑的边角地上搭窝棚,没把他们当流民驱赶,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怎么着?住了几十年,就真当这地皮是自家祖上花钱买下来的了?还给脸不要脸了!”

他轻轻摇了摇头,像是在感慨人的贪愚。

当初选定曲江坊,最大的依仗就是这片地的“非私有”性质,土地的最终处置权在皇家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