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一卷 第574章 谁掉链子,谁就是国家的罪人!

第一卷 第574章 谁掉链子,谁就是国家的罪人!(1/2)

目录

吉普车在夜里宝安刚刚铺成不久的水泥路上狂飙,可以说速度是相当的快。

车子很快就进了蛇口工业区的范围。

刚一进去,林火旺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到了。

和他上一次过来,已经几乎是完全大变样了。

这里,哪里还是什么工业区!

这简直是一座在黑夜里亮得不得了的“不夜城”!

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声音大得可以说快要把人的耳朵给震聋了。

而探照灯把整个厂区都照得跟白天一样,高高的烟囱还在往外冒着白色的蒸汽。

而且在这一个个厂区的大门口,情况也是相当的夸张。

那些排队等着装货的卡车,可以说已经把路给堵死了,队伍长得好几公里都看不到头。

司机们都在不耐烦地按喇叭,工人们在喊,干部们则是在大声指挥……可以说,所有声音都交织在一起,场面非常火爆。

林火旺甚至还看到了好多工人在灯光下直接坐在地上等换班,他们脸上虽然很累,但眼睛里,则是闪着一种很兴奋的光。

因为在这里,加班是真的能拿到三倍、甚至五倍的工资!

毫不夸张的说,像那些从东北工业老区调来的工人同志们,在蛇口这边大干快干一个月,抵得上在老家半年的收入。

你说这里的工作累不累?当然累,但累得值得,他们巴不得天天这么累呢!

“林同志,正门都是拉货和进材料的货车,我们从侧门进!”

廖公的秘书小李对这副景象,可以说早就习惯了,他指挥着吉普车拐进了一条小路,然后在一栋亮着灯的二层办公小楼前停下。

这里,就是工业区的“临时指挥部”。

刚一跳下车,一股热气就扑了过来,这气味就是明显的工业园区的空气,林火旺上辈子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混着机油与灰尘,有时候还相当的呛人。

“小李!你总算把人接回来了!”

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从楼里快步地冲了出来,然后一把抓住了李秘书的手,急得不行,大声说道:“你可算回来了!廖公刚才已经发了三次火了!他说要是你还没把林同志接回来,他就要亲自去机场了!

京城和上海那边的电话,可以说就没停过,全都是来问情况的!”

“王主任,我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派了专机到东北的。那……这位就是林火旺同志。”小李也是苦笑一声,然后赶紧介绍。

“哎呀!你就是林火旺同志?”

王主任也是明显地愣了一下,他之前得到的资料与情报并不全面,显然是没想到,这个搅动了全球风云,惊动了“老人家”的“财神爷”,竟然是看起来这么年轻的小伙子。

但他也没时间多想了,拉着林火旺就往楼里面跑。

“好好好!林火旺同志,可把你等来了。快!快跟我来!别愣着了,廖公在办公室等你,情况是十万火急的啊!”

在指挥部的办公室里,烟味那是相当的重。

林火旺一进去,就看到廖公正在那里红着眼睛,一手拿着电话听筒,一手“啪啪”用力地拍着桌子,对着话筒毫不客气地大吼道:

“我不管你们是哪个部的!我再说一遍!我这儿的电,今天晚上要是再敢断一秒钟,你们就自己去跟首长解释!

听明白了没有?我这里是在为国家创造外汇!分分钟都是超额的效益,你们要是耽误了,这个责任谁也负不起!”

“啪!”

他说完就重重地摔下电话,一抬头,正好看见被王主任拉进来的林火旺。

廖公那一双布满了血丝,明显相当疲惫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可以说,在看到林火旺的一刹那,他之前所有的焦躁和怒火,在这一刻都转成了一股惊喜与希望来。

“你小子!哈哈……可算是来了。”

一向沉稳的廖公,都忍不住猛地站起来,几步冲过来,然后一拳重重地锤在了林火旺的胸口。

这一拳的力道可以说很大,但林火旺却是笑着站得笔直。

“我们国家的大功臣啊!林火旺同志……”

廖公又拍了拍林火旺的肩膀,说道,“你知不知道这回我们又接了多少的外贸订单了啊!十亿美金!加上之前的二十亿美金,一共三十亿美金的货。啧啧!我们现在是又高兴又烦恼啊!首长现在都亲自过来蛇口坐镇了……”

三十亿美金!

这串数字,在日后的中国,已经算不上什么天大的财富,可在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却不亚于是一场滔天的富贵啊!

“廖公,是我失误了,没想到洋鬼子们对我们的电器接受度和需求如此之大。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们的蛇口工业园区的范围就应该再扩大五倍……”

来的车上,林火旺已经听秘书小李详细地说过具体的情况了。

重生者也不是万能的啊!

何况现在世界大势什么的,早就已经被林火旺的出现,改变了太多太多了。

林火旺的话是这么说的没错,但真要回到半年前,哪怕林火旺在老人家面前是“神人”一般的存在,整个国家也不可能因为他的一个计划,而调动几乎半个中国的工业产能和能力去帮他建设蛇口工业园区。

现在这个规模能够快速建设并且投产起来,已经可以说是神乎奇迹一般了。

“现在说这些没用,得想想怎么解决眼前的产能不足……”

廖公没有半句废话,他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就拉起林火旺往外走去:

“走!别在这里待着了!”

“去哪?”林火旺问。

“当然是去首长了。首长此刻就在车间里等着你。”

廖公的语气是既欣喜又严肃。

毕竟,他也没想到,这个在国内工业部,完全不被看好的蛇口工业园区项目,最后竟然爆出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来。

要知道,年初策划和推行蛇口工业园区的时候,廖公自己可没有什么说话的分量,全靠老人家力排众议,才得以投入这么多的资源才能建起来。

……

穿过这有些混乱的临时指挥部小楼,两人便直接去往整个工业区最核心,也是最繁忙的地方,“龙牌”电视机的总装车间。

“轰隆隆……”

当车间的大门被推开的时候,在这南方的冬日里,一股更热的空气便迎面袭来,里面更是混着一股焊锡和塑料的刺鼻味道。

林火旺的视线,可以说是瞬间就被眼前的这番景象给占满了。

这是一条对比国外,可以说是简陋到了极点的流水线。

几百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女工们,全都密密麻麻地坐在了长条桌前,在这刺眼的白炽灯下,不停地重复着手上的动作,插线、焊接、拧螺丝……

她们的额头上全都是汗,汗水都已经把她们的头发和后背打湿了,但却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

而在她们的旁边,则是一个个穿着黄马甲的品控员,他们所有人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每一个流过传送带的各类零件。

然后便是在流水线的尽头,一台台黄色的“皮卡丘电视机”被精准快速地组装成型,最后插电测试。

“皮卡……皮卡……丘……”

这清脆可爱的开机声,在这个嘈杂的车间里此起彼伏地响起,显得是那么的特别。

一个个品控员正在飞快地测试,然后贴上了《神奇宝贝》的镭射贴纸,再盖上合格戳,最后合格品便会被旁边的工人打包和装箱。

而在大仓库的门口,那些高鼻深目的外国经销商代表都是匆匆赶到中国来的,一个个都是带着任务,在焦急地挥着手里的订单,用生硬的中文大喊:

“我的货!先给我!我加钱!”

“排队!都说了先来后到!”

……

是的!很难想象,

在七十年代末,中国的工厂,竟然会吸引这些外商连夜等在仓库外“抢货”。

“这!就是我们的全部产能了。”

廖公的声音是既开心又无奈。

他指着那条流水线,对林火旺说:“我们现在是三班倒,人可以休息,但机器绝对不歇。就这样,整个工业区的生产线,一天生产的各类电器数量也就能满打满算三万台左右。”

一天三万台各类家用电器。

这个数字,在1978年的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奇迹”了。

但面对总共三十亿美金的订单,面对上千万台的缺口……

这简直就是“产能地狱”,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订单砸下来,而因为产能吃不到嘴么?

林火旺的目光,越过了这条热闹的流水线,看向了车间的一个角落。

在那里,站着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位老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上是一双布鞋,头上竟然就这么戴着一顶本地工人常戴的那种竹编草帽。

他就是那样静静地站着,和身边的工人们站在了一起。

微微背着手,倒是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用那双睿智的眼睛,看着眼前的这条生产线。

可以说,在这一刻,他不是什么伟大的首长或领导,而只是一个在晚上巡视自己家田地的朴实老农。

廖公也是带着林火旺,穿过这闷热的车间,一步步地走了过去。

周围的干部和警卫人员陡然发现林火旺这个生面孔,便想要上前,都被“老人家”身边的秘书用眼神给制止了。

“首长。”

廖公走到了跟前,声音压得很低地说道:“林火旺同志,到了。”

老人家则是缓缓地转过身来。

他的目光,轻轻地落在了林火旺的身上。

看得林火旺的心头就是一热,这种感觉是相当的奇妙。

林火旺无数次想过这样的会面,但真的当这一刻到来时,林火旺还是忍不住浑身激动得有些颤抖了起来。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可以说是看透了百年风云,沉淀了无数的荣辱。

如今,又要承载了振兴与复兴的希望。

此刻,这双眼睛里没有威严,没有考校,只有一种仿佛能穿透一切的欣赏与骄傲。

他没有问林火旺的英国之行,没有问他的高考怎么样,甚至没有问他为什么能在白银之战中斩获这么丰。

老人家的目光,只是重新投向了那条简陋的流水线上。

他伸出手,指了指那些缓慢下线的电视机成品。

“林火旺同志。”

他的声音并不高,亲切而不乏威严,又带着浓重的乡音,说道:

“那些外商说,这种电视,加其他的电器,之前的二十亿美金,现在还要加十亿美金的单,后续还有……”

老人说到这里,话语稍微顿了顿。

他转过头,那双平静的眼睛,此刻是这么的完完全全地,无比专注地看着林火旺,声音慢慢地变得有力地说道:

“可我们……”

“却造不出来。”

“这就像,有座金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但我们却连锄头都没有,只能靠手去硬挖啊!”

……

整个世界,在这一刻仿佛都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可以说,所有的噪音、热浪、汗水……都在这无奈的“却造不出来”五个字面前消失了。

老人家就这么看着林火旺,缓缓地问道:

“怎么办?”

“林火旺同志,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老人家的声音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因为连日来的操劳,变得有些沙哑了。

但这三个字,却是像一座大山那般,一下就压了过来。

廖公屏住了呼吸,他身后的王主任和一众干部们,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也全都聚焦到了林火旺这个全场最年轻的人身上。

因为连夜赶路,他的身上满是风尘,脚上甚至还沾着一些东北的泥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