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沈战对日本的重视(1/2)
时间进入三月份。
大明再起新的战事。
周遇吉整合四川、湖广、江西三省之兵共计十万人出兵和硕特汗国。
喀什的杜寒整兵七万出兵和硕特汗国。
周遇吉在东,杜寒在北。
二人的十七万大军对盘踞在西藏和青海的和硕特汗国形成了合围之势。
和硕特的常备兵力只有一万骑兵。
在明军强大的火器部队面前这点兵力很快被消灭。
沉迷于宗教的固始汗如梦方醒。
奈何明军大势已成。
固始汗虽然积极组织蕴藏在各个部落中的骑兵奋起反抗。
但每当和硕特军兵力过万的时候就会遭遇杜寒和周遇吉的强力绞杀。
就这样双方打打停停。
固始汗一直在组织兵力试图反击。
明军一直在追着固始汗的汗帐打。
开战仅一个多月和硕特军阵亡人数已超过三万。
之前就提到过和硕特汗国的最大动员能力是十万骑兵。
结果这才开战没多久其总兵力就十去其三。
另外和硕特的军事力量主要听从固始汗一人的调遣。
现在固始汗每天都在疲于奔命。
他很难从容地将整个和硕特的战争潜力都调动起来。
要怪就怪明军准备得太充分,闪电战打得也足够果决。
这让固始汗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拉萨。
固始汗和达赖总管第巴坐在一起商讨国事。
固始汗管军政,他是和硕特汗国的实际拥有者。
第巴管理宗教和一般行政事务,他相当于是和硕特汗国的二把手。
第巴:“大汗,明军势大,我军无力抵挡。
想把战争拖入冬天也不现实,毕竟此时才刚三月份。
我们何不假意臣服明朝,混一个藩属国的身份先。
至少这样能免于叶尔羌那种亡国灭种的下场!”
固始汗不甘心地说道:
“我准备重整五万大军。
然后向更高的高原移动。
届时明军因不适应高原环境丧失战斗力。
我军反击的机会便来了!”
第巴狠狠地摇头。
“大汗,您还看不出来吗。
明军的两个主将皆身经百战、经验老道。
你的战略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听说明军已一分为四直扑我和硕特人口最多的四大部落。
请问大汗一旦这些部落被明军控制你去哪里募集五万大军呢?”
“这……,明军狡诈!”固始汗痛骂道。
“认清现实吧,早点给自己寻找后路!”第巴继续劝道。
“好吧,我试着派人跟明军接触一下!”固始汗不情不愿地说道。
固始汗所不知道的是无论他接不接受第巴的建议,对方都铁了心要投降明朝。
第巴是玩政治的,他对很多事情都看得透彻。
大明消灭了更加厉害的准噶尔和叶尔羌。
单独一个和硕特又怎么可能抗衡武力强盛的大明呢。
既然打不过那就果断投。
谁是藏区的主人第巴不是很在乎。
藏区的人民都信奉宗教。
这里的人民也习惯了宗教的统治。
只要第巴能保住自己的宗教地位。
那么即使是大明也要依赖他来统治藏区的人民。
固始汗给明军主帅杜寒写了一封信。
信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商讨关于和谈的事情。
不过固始汗根本就认不清现实。
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兵权。
顶多就是每年按规定给大明朝廷上供。
在此之前第巴也给杜寒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更为赤裸:
只要保住格鲁派在藏区的宗教统治地位。
那么第巴和他的手下们愿意配合杜寒做很多事情。
其中就包括彻底铲除以固始汗为首的军事力量。
至此第巴的阴谋便暴露无疑。
他苦口婆心地劝固始汗投降。
其用意就是将对方作为自己的投名状献给明朝元帅杜寒。
杜寒收到来信后只说了一句话。
“玩政治的太可怕了!”
大明皇宫。
皇帝沈战,两位丞相,六部尚书。
九位大佬正齐聚一堂研讨国策。
主管军务的右丞相李岩正在为众人介绍整体情况。
“东边的日本战场。
黄得功和田雄正在进行钓鱼式防守。
日军不停地扑向长崎防线和岛根防线。
他们每天的伤亡不低于三千人。
再这么打一段时间幕府大军离崩盘就不远了。
到时候就是夏龙山部两万大军偷袭江户的最佳时机。
江户的财富若被我军洗劫一空。
那么德川家光就再也没了翻盘的资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