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游猎:从神雕顶撞郭伯母开始 > 第422章 霞举飞升

第422章 霞举飞升(1/2)

目录

就在这时,异象升腾。

毫无预兆地,一道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瑰丽与纯粹的七彩霞光,猛地从杨过挺拔的身躯内迸发而出。

那光芒并非照射四周,而是如同苏醒的巨龙,凝实无比,带着轰鸣道音却又仿佛寂静无声的磅礴气势,悍然直冲云霄。

刹那间,整个天地为之失色,或者说,是被这霞光赋予了全新的、超越想象的色彩。

原本湛蓝的天空,仿佛成了一块巨大的画布,被那七彩光柱注入无穷无尽的灵韵。

赤、橙、黄、绿、青、蓝、紫……并非简单的七种颜色,而是千变万化,交织融合,衍生出无数梦幻般的光晕。

光柱周围,虚空生莲,一朵朵纯粹由光芒凝聚的金色莲花凭空绽放,又悠然幻灭。

每一朵莲花的开合,都伴随着若有若无的大道纶音,洗涤着世间一切污浊。

霞光弥漫之处,天降甘霖,那并非雨水。

而是无数细碎晶莹的光点,蕴含着勃勃生机与精纯灵气,洒落在大地山川、江河湖海。

枯木逢春,抽发新芽。

病弱之人,顿感轻健。

鸟兽虫鱼,欢欣雀跃,仰首吸收着这难得的造化恩泽。

同时,天空中幻象纷呈。

有龙凤虚影环绕光柱翩跹起舞,麟甲毕现,凤羽流光,发出清越的龙吟凤哕。

有金甲神将、婀娜仙子的幻影在云层中若隐若现,手持各式法器,似在恭迎,又似在护法。

更有山川地理的虚影、日月星辰的轨迹在光幕中一闪而逝,仿佛在阐述着天地至理,宇宙玄奥。

这浩荡辉煌的异象,并非仅仅局限于终南山一隅。

在同一时刻,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北国,还是在烟雨朦胧的江南。

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还是在黄沙莽莽的西域大漠。

无论是繁华喧嚣的都市,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

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仰头,都能看到那一道连接天地、散发着无穷伟力与祥和气息的七彩光柱。

以及光柱周围那缤纷绚烂、宛如神迹的升仙异象。

农夫放下了锄头,商人停止了叫卖,旅人驻足道旁,学子步出书房……

所有人都被这超越认知的宏伟景象所震撼,心神摇曳,不能自已。

在这贯穿天地的七彩光柱核心,杨过的身影开始缓缓升空。

他依旧保持着卓立的姿态,玄衣墨发在霞光映照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泽,面容平静而庄严,眼神深邃如星空。

“过儿……”

“师公……”

“主上……”

“杨大哥……”

“陛下……”

众女不由自主地轻唤出声,声音颤抖,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激动。

她们努力仰起头,目光紧紧追随着那在光柱中缓缓上升的身影,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泪水再次模糊了她们的视线,但她们立刻用手背擦去,执着地凝望着。

她们曼妙的身姿在强烈的光芒映照下,仿佛也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边,那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纤细的腰肢,饱满的胸脯,圆润的臀线,修长的双腿。

在仰首凝望的姿态中,更显得动人心魄,充满了雕塑般的美感。

她们的存在,仿佛成了这人皇飞升盛景中最温柔、最人性化的注脚。

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大宋朝廷,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早已奔出殿外,在皇帝的带领下,面向终南山方向,整整齐齐地跪伏在地。

无论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还是戍守边疆的将军,亦或是掌管钱粮的户部官员。

此刻全都摒弃了朝堂纷争,脸上充满了敬畏与虔诚。

“恭送人皇陛下飞升!愿陛下仙福永享,护佑苍生!”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直冲云霄,与那天地异象隐隐呼应。

江湖之上,无论是名门正派,还是旁门左道。

无论是归隐已久的前辈名宿,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侠客,但凡见到此异象者,无不心潮澎湃。

少林寺钟声长鸣,方丈率众僧于大雄宝殿前诵经祈福。

武当山真武大帝像前,掌门与弟子们肃然持剑行礼。

襄阳城头,郭靖遥望远方,虎目含泪,深深拜下。

甚至一些边陲小寨,苗疆巫族,也都在此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以各自最古老、最崇高的礼仪,表达对这位以一己之力终结乱世、开创盛世、最终得道飞升的人皇的敬意与送别。

市井街巷,田间地头,无数的平民百姓自发地走出家门,面向霞光方向,黑压压地跪倒一片。

他们或许不懂高深武功,不明朝堂局势。

但他们真切地感受过这位人皇登基后带来的太平盛世,减免的赋税,昭雪的冤狱,兴修的水利……

老人们喃喃祈祷,感念恩德。

壮年们神情激动,目眩神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