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唯有针对马展(2/2)
马展只要触发[那人]词条,一切就显而易见。
而马展也正是用这个办法,不断朝着逻些城靠近。他们带的粮草不算太多,轻装简行的情况下,必须抓紧时间。
虽然马展不惧吐蕃负隅顽抗,但他显然不愿意陷入持久战。
就算他能够撑得住,但他麾下的将士必然疲惫不堪,一旦消耗太大,再面临吐蕃攻势,隋军一方必然损失惨重。
到时候,马展的计划也就无法顺利完成了。
大军临时驻扎之地。
众将士正吃着干粮休息,马展也是再度确定着目标。
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顺利杀到逻些城外了。到时候就是吐蕃的末日,不管他们如何反抗,也都无济于事。
可是,在马展触发词条之后,他却是下意识皱起眉头。
查看系统标记的位置,他已经是察觉到异常之处。
‘松赞干布离开了逻些城。’
这便是马展得到的信息。
而且,松赞干布并非逃离逻些城,他所在的位置,反而距离前线更近。
这意味着什么,无疑是显而易见。
马展现在可不是初出茅庐之辈,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大将,他现在已经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战斗,见识也是越发广阔。
松赞干布位置的变化,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吐蕃一方,想要主动出击,他们已经做好了应对大隋的准备。
想到这里,马展目光变得凝重了几分。
虽然此刻的马展也无法确定,吐蕃一方到底想了什么办法来对付他。
但明知前方是陷阱,马展怎么可能自投罗网,他可不是傻子。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避开敌军的陷阱,直捣吐蕃后路,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简单考虑一番,马展直接将众将叫了过来,接着说道:
“先前本王已经说了,我们的目标,便是一鼓作气杀到吐蕃逻些城,最好是生擒吐蕃之主,才能一战定乾坤。
但是,吐蕃也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崛起,并不简单。
是以本王觉得,接下来吐蕃一方未必会坚守逻些城,他们或许会有其他布置,甚至是主动出击。”
因为马展已经知道吐蕃动向,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答案给出过程。
而在场众将听得马展之言,也是认真思索起来。以马展现在的身份,自然无人敢随意质疑他的决断。
很快,罗成开口说道:
“王爷所言极是,如今吐蕃之主松赞干布确实是英武之辈,此人虽然年轻,却让吐蕃数年时间发展迅猛。”
之前在伏俟城时,罗成率领大军战胜吐蕃之敌,在审问俘虏的时候,他便是得到这些消息。
姜松则是直截了当道:
“王爷打算怎么做?”
他这样问,自然是看出马展已有决断,并不是叫他们过来商议什么。
听到这话,马展哑然失笑,他也没有藏着掖着,便是直接道:
“吐蕃可能主动出击,这对于我们来说,未必就是坏消息。
因为这也意味着,只要我们把握住机会,可以更快击败吐蕃,取得最终的胜利!
同时,如果吐蕃想要埋伏我军,他们的选择其实并不多,无非是在前往逻些城的道路上设置陷阱。
既然如此,我们仍旧可以采用之前的办法,分出兵马在前线诱敌,本王亲自领兵绕行其后,打他个出其不意。”
这个计策,马展已经用过很多次了,但效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其中的关键,自然是要有足够的实力,以及马展的特殊能力。
如果不是马展能够确定松赞干布所在的位置,恐怕他也想不到,吐蕃一方竟然会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马展当真毫无防备,落入吐蕃的陷阱之中,就算他武艺盖世,也有着巨大的风险。
就算马展倚仗实力能够顶住,但他麾下的将士,必将损失惨重。
不管是哪个结局,都不是马展愿意看见的。
但此刻,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马展已经做好准备,他将会利用吐蕃的计划,让敌军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松赞干布离开了逻些城,那接下来,马展也无需领兵强攻城池,便可顺理成章将他拿下,随即横扫整个吐蕃之地。
这反而是更加顺利的结果。
当然了,这一切只是马展的计划,尚未付诸实施,接下来能否取得预想之中的成果,就得看大隋众将士的本事了。
别说是大军上下了,就算是整个大隋都是以马展马首是瞻,当罗成等人听到马展的决断,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下来。
尉迟恭则是附和道:
“王爷果然考虑周全,恐怕吐蕃一方根本想不到,他们早已落入王爷算计之中。”
因为尉迟恭是程咬金引荐的,所以二人交情还算深厚,如今吹牛打屁的本事也学了不少。
不过,马展并未纠结于此,他很快点头道:
“等到大军休整之后,就尽快动身吧,这一战,我大隋必须取得胜利,吐蕃胆敢与我大隋为敌,便是自取灭亡。
不管他们有什么手段,也都翻不了天。”
讲到这里,马展目光炯炯,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让松赞干布感受绝望了。
紧接着,马展又仔细安排了一波,让姜松、罗成兄弟,领兵从正面靠近,而马展则是率领三千精锐绕路而行。
双方各司其职,皆不能掉以轻心,想要取得完全的胜利,将吐蕃一举覆灭,需要看两方的配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等兵马准备就绪,两方就各自行动起来,朝着约定好的目标赶去。
众人都能预感到,在不久之后,必将有一场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