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急流勇退,何来恭喜(1/2)
黎卫彬自己其实远远低估了这一次关于他的任命在漠北官场造成的轰动性影响。
实际上,早在文招被免去青山市市长的职务后,关于黎卫彬是否要调任青山市的议论声就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尤其是省里传出的消息更是加剧了这种猜测的可靠性,仿佛黎卫彬马上就会以青山市市长的身份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
只不过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最终关于这场干部调整的舆论风暴竟然会以这样一种形势戛然而止。
即使翻过年也不过35周岁的黎卫彬不仅仅被任命为九原市委书记,一跃迈入了漠北诸多地市的一把手行列,更身兼两职担任了九原市的市长,如此一往无前的架势,自然让不少人在唏嘘的同时艳羡不已。
毕竟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黎卫彬在任职九原市之前不仅仅没有漠北的任职经历,甚至连在北方任职的经历都是从零开始。
这样一个外来的干部,不仅仅迅速在九原市站稳了脚跟,而且如此迅速、强势地崛起,成为漠北官场最耀眼的那颗新星,这如何不令人惊讶,如何不令人羡慕。
实事求是地说。
在官场的权力博弈中,其实一个干部的形象并非是简单地说你讲几句话,做几件事情就足以体现出来,而是需要深厚的积累,再通过一个关键的落脚点来完成质的飞跃。
很显然。
这一次黎卫彬身兼两职就是那个关键落脚点。
通过这个落脚点,整个漠北官场对黎卫彬的印象可以说是一改以往的笼统定义,而是立足于经济工作能力强,处事果断有定力,这样一个人物,自然足以引起无数人的重视和关注。
对于黎卫彬自己而言,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因为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职务上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迁和提升,更意味着今后他黎卫彬将能就某个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意志,也将会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
“我看你黎书记就不要谦虚了,组织上既然敢如此用你,那就说明已经有了充分的考量和十足的信任。”
“漠北的情况我不了解,对九原更是十分陌生,但是你黎卫彬我还是不陌生的。”
“我们江南走出去的干部,总不能堕了自己的威风涨他人志气嘛。”
相比于萧晏明,林清泉这个道喜的电话无疑来得有些晚,但是对于自己这位老领导的官运亨通,黎卫彬其实也是早有预料。
说得直白一点,当年他之所以能在丰水县的官场崭露头角,能一步迈上仕途的发展轨道,看重的不就是林清泉的潜力么。
官场总归不是什么单纯的地方,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再去辩证绝对的公平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必要。
背后有何方舟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林清泉的晋升之路只有时间和资历的限制,最起码在踏足厅局级以上的层次之前,几乎毫无障碍。
就在刚刚,也就是他调任九原市委书记的同时,林清泉已经正式被任命为淮水市委书记。
走到这一步。
其实不管是他还是林清泉自己,恐怕都很清楚,再想往上走,恐怕外力的影响作用就会变得很小了,尤其是林清泉已经年届49周岁的情况下。
“哈哈哈,老领导批评的是,是我敝帚自珍了。”
“说起来,漠北的情况确实不比我们江南,不说别的,在发展的观念这一块可谓是差距巨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