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前进,前进,前进!(1/2)
在无数人期盼的注视下,老人稍稍停顿了几秒。
会场内外,无论是各部队的指挥中心,还是依靠电台收听着音频信号的生存据点,所有的嘈杂声都在这一刻消失了,只剩下每个人胸中擂鼓般的心跳声。
只见他抬起头,目视前方,神色无比庄重的缓缓开口。
“此次会后,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抓紧恢复各级领导机构,或者说是临时领导机构,确保对抗灾难的一切事宜,在统一的指令下进行。”
“轰!”
尽管隔着屏幕和电台,这简短的几句话,所带来的震撼,还是让所有会场再度沸腾了起来。
北部战区某处地下指挥所,满身硝烟痕迹,军装破损的指战员们猛的从座位上弹起,又叫又笑,使劲拍着巴掌。
西南地区某个依托废弃矿山建立的大型幸存者基地,战士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甚至兴奋的都写语无伦次。
在南方某处坚持游击作战的一支小分队,正潜藏在密林之中,战士们围绕着电台,紧紧攥着拳头,激动的浑身颤抖,却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只能用眼神相互示意着。
五湖四海,凡是有部队存在的地方,全都陷入巨大的惊喜之中。
特别是刚刚的这则消息,就像是在黑暗中,骤然升起的一轮烈阳,给予了所有人温暖和力量。
因为大家都明白,重建各级临时领导机构,代表的意义何其重大。
意味着散落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战,苦苦支撑的幸存力量,将不再是漂泊无根的浮萍。
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
过了足足两三分钟,才在各级指挥员的反复示意下,渐渐平息下来,但激动和兴奋之情,却久久无法散去。
屏幕上,张国强待掌声稍歇,继续着他的讲话。
“至于构成人选,主要以现有的,能够取得联系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各大战区、各军兵种的负责同志,各省级行政区幸存的党政负责同志为核心基础,”
“并吸纳在抗击灾难,稳定局势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
“无论是军人、干部、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普通群众中的英雄,只要为保存文明火种,保护人民群众立下重大功勋,就都有资格参与进来。
最后一句,非常关键,充分表明了新机构的广泛代表性和务实态度。
“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将在相对安全的兰州基地,筹备并召开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紧急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的核心任务,就是总结灾难发生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制定下一阶段全国性的光复与重建的总战略、总方针!”
他的目光扫过屏幕,声音格外洪亮:“实事求是,一直都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所以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什么,还剩下什么,未来要走向哪里?”
听到这句话,会场内外,大家的情绪再次被调动了起来,窃窃私语声不时响起,每个人都在努力思考着。
接下来,张国强的语气带上了满满的期望感:“我在此郑重承诺,临时领导机构将会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全部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当前的残酷现实,领导全国幸存人民,共克时艰!”
“同志们!”他的声音猛然拔高,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已经站在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民族的兴亡也同样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
“你们在各地的英勇战斗,你们对幸存群众的保护,你们对生产秩序的恢复,都是在为这场伟大的复兴,奠定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紧接着,老人的语气变的无比严肃:“在这个关乎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我要求所有幸存的广大指战员,以及所有为了对抗灾难,自发成立的武装力量,立即向我们靠拢,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各部队、各组织,要想尽一切办法,与兰州基地建立并保持稳定联系,详细报告你们的位置、人员、装备及当前态势。,一定要说明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做出决策。”
“大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协同配合,杜绝各自为战,防范可能出现的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我们的力量十分宝贵,是用无数牺牲和血泪换来的,绝不能在内耗中浪费一分一毫!”
“大家要发扬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在总方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一起干。”
“人民,始终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大家要坚定必胜的信念,丧尸再可怕,也摧毁不了我们的意志,困难再巨大,也压不垮我们的脊梁……”
讲完这些部署和要求,张国强再度抬起头,眼神变的锐利无比,让屏幕前的所有人不由的心中一紧。
“在这里我也要强调一点,所有组织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我们下达的一切命令、指示和战略部署,有意见请先保留,然后通过正规渠道向上反应。”
“从今往后,绝不允许有任何迟疑,绝不允许有打折扣的现象,更不允许有任何阳奉阴违,拥兵自重的行为。”
每一个不允许,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所有与会者的心上。
“你们要记住,一直以来团结都是我们战胜眼前一切敌人,克服眼前一切困难的唯一法宝。”
“任何破坏团结,分裂力量的行为,都是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犯罪,必将受到最严厉的惩处,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的话语就像出鞘的利剑,带着满满的威严感和肃杀之气,也明确的划出了红线。
特别是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凡是国人都知道它的威慑力。
因为老人明白,末世之下,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减弱,人心难测,人性中的恶会被无限放大。
他相信绝大多数同志是好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但这么庞大的队伍,难免会混入一些投机者。
或者在一些极端的压力下,原本的同志也可能产生动摇。
必须提早亮明底线,敲响警钟,既是震慑,也是保护,免得将来真出现害群之马时,处置起来落下个“不教而诛”的名声。
严厉的警告过后,他的语气又渐渐缓和下来,带上了深深的期望感。
“我知道,很多同志,很多部队,都经历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苦难,你们失去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自身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创伤”
“我们理解大家的痛苦,体谅大家的艰难。”
他郑重承诺:“即将成立的临时领导机构,将会竭尽全力,协调资源,为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保障。”
然后,他的声音再次扬起:“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生存,更重要的是重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