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14章 “白衣”色号解密

第14章 “白衣”色号解密(2/2)

目录

但对内,'家族企业'的模式引发了普遍不满。各地怨声载道:'这朝廷到底姓阿还是姓倭?'

典型的——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外面打得风生水起,家里后院火苗子'噌噌'往上窜!"

"公元656年(唐高宗显庆元年),积怨终于爆发。反对者直接'破门而入',当时正在家中阅读《古兰经》的奥斯曼被刺杀,鲜血溅洒在经卷之上。这悲剧结局——血溅经书的哈里发,真是'亲戚安排得太明白,仇人攒得太多,最后连自家大门都顶不住了!'"

贞晓兕掏出《老铁情绪手册》小本本,继续她是心理拆解:

奥斯曼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老丈人(穆罕默德)在世时拼命表现;老丈人一走,就疯狂任用娘家人来填补安全感缺口。翻译成人话:"老泰山不在了,我得把娘家兄弟全拉进群,不然心里没底啊!"

至于认知失调,他一边诵读着《古兰经》中"公正"的教诲,一边给亲戚大派福利。为了解决这种心理矛盾,他发明了一套自洽逻辑:"俺这是'举贤不避亲',家族团结就等于穆斯林大团结!"——典型的"自利性偏差"。

什么叫群体极化呢?就是他整天泡在倭马亚家族的小圈子里,听到的全是"自己人最可靠"的论调。小圈子思维不断强化,最终把帝国官僚系统变成了"家族微信群",外人一看,只剩造反一条路。

贞晓兕眯眼分析起来所谓的死亡本能(Thanatos):"你看他最后都不逃跑,坐着等死,潜意识里或许有种'赎罪'心态——用鲜血向先知的家族(哈希姆家族)谢罪。焦虑型依恋的终极形态,可能就是'我把命还给你们,求个心安'。"

然而,夏林煜有他的计理科视角,他推了一下不存在的眼镜,掏出自制Excel,拿着算盘噼里啪啦一顿算成本收益表。

项目收益成本净现值提拔堂弟穆阿维叶+30%;东部税收?50%民心?20%;安排堂哥管埃及+20%;粮饷控制?40%;军方好感?20%;未妥善安置阿里0(没收益)+100%政敌仇恨?100%……

心里有了结论:奥斯曼的"家族投资"总体收益率为负数,属于血亏操作!

又开始用纳什均衡分析起来:

策略A(任人唯贤):长期稳定,但家族内部背叛风险高。策略B(任人唯亲):短期忠诚度高,但外部叛乱风险激增。奥斯曼选择了B,结果触发了"非合作博弈":哈希姆派、地方军团等多方势力同时选择"造反",均衡彻底崩盘。

又用泊松分布测算刺杀概率:

"假设每月发生叛乱的期望值λ=0.3次,那么他12个月内不被刺杀的概率仅为e^(?3.6)≈2.7%。这意味着他挺过一年的几率不到3%,被捅是极大概率事件。他却不增加安保投入,可见其决策函数中'个人生存'的权重近乎于零——典型的'找死型决策者'。"

又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类比:"他把有序的人才晋升通道堵死,等于给帝国加了个隔热层,内部怨气(热量)无法消散,系统熵值(混乱度)直奔红线,最终只能通过'刺杀'这个泄压阀来爆发。"

贞晓兕:"别整花里胡哨的,瞅见没?根子在这儿呢!是童年缺爱、老丈人依赖、亲戚抱团的心理问题!"

夏林煜:"少来你那套虚的!数据说话:期望收益为负,博弈均衡破裂,他不挨刀谁挨刀?"

贞晓兕:"你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当时心跳一百二,就想抓根救命稻草!"

夏林煜:"心跳一百二?血压都一百八了!非理性决策者活该被历史优化掉。"

贞晓兕:"心理学告诉你——别把感情债都拿到政治上还,容易血本无归!"

夏林煜:"计理科告诉你——算不清期望收益,刀子就是市场给你的强制止损!"

贞德本这个阿叔开始敲锣喊两人开饭,"得嘞,奥斯曼这笔'感情糊涂账'咱今天就盘到这儿!快尝尝我新蘸的爆火东北糖葫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