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铁壁合围(1/2)
回到安南,皮木义在办公室里,如同一头困在笼子里的受伤野兽,暴躁地踱步。
墙上那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上,代表牛角山区域的那个红圈,此刻在他眼中是如此刺眼,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他的无能。
他刚刚再次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提交了一份措辞极其沉重、甚至带着几分推诿意味的战况报告。报告中,他极力渲染了以周江河为首的“牛角山匪部”的“凶顽”与“诡谲”,将其描述为拥有“不明来源的、远超常规土匪武装的精良装备”和“神出鬼没、极具欺骗性的战术”的劲敌。
更重要的是,他着重强调了牛角山匪部与太行山八路军主力王震山部“联系日益紧密”,“有相互靠拢、形成更大匪患的趋势”,声称若不加以重视并投入重兵清剿,恐将成为帝国在华北腹地的“心腹大患,第二颗毒瘤”!
这份报告,在日军华北方面军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原本,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付太行山核心区域的八路军主力上,对于安南县这类“后方”区域的零星抵抗,并未完全放在心上。但皮木义的报告,尤其是关于“两部靠拢”和“精良装备”的描述,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
几天后,来自华北方面军的严厉斥责和新的作战指令同时抵达安南。
斥责是针对皮木义的“清剿不力”和“夸大敌情”。但紧随其后的指令,却完全采纳了皮木义“加强布防、重点围困”的建议。
一时间,安南县,特别是作为进出牛角山重要门户和区域物资集散地的元宝镇,风声鹤唳,气氛空前紧张!
日军明显增强了在这一带的军事存在:
增兵驻防:从邻近战区调来的一个完整的日军中队,携带着重机枪和迫击炮,进驻了元宝镇,与原驻守的伪军一个营混编,使得元宝镇的日伪军兵力达到了近六百人。
以元宝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主要通道、制高点,开始大规模修建钢筋混凝土的炮楼和碉堡。这些碉堡不再是简陋的土木工事,而是配备了探照灯、机枪射孔,甚至小型平射炮的坚固据点,彼此之间形成交叉火力网,严格控制着交通要道。
围绕着元宝镇外围,挖掘了宽深各达数米的封锁沟,沟内埋设竹签、铁蒺藜,沟外设置铁丝网,只留下少数几个由重兵把守的检查通道。
推行极其严酷的保甲连坐制度,每日清查户口,对往来行人进行严格盘查和搜身,稍有嫌疑即刻抓捕。同时悬以重赏,鼓励告密,企图从内部瓦解抵抗力量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