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小花泪(19)(1/2)
十月初八这天,黄土坡上的风都带着甜味。
惠娥天不亮就起来烧火,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把她鬓角的白发映得发红。她手里攥着根银簪,是当年环宇走时留下的,磨得发亮——这是她给小花准备的嫁妆,藏在箱底快二十年,今天终于能亲手插在女儿发间。
“娘,您这簪子太旧了。”小花坐在炕沿,看着镜子里惠娥小心翼翼为她绾发,鬓角的碎发被轻轻别住,银簪在晨光里闪着温润的光。
“旧才好,”惠娥的手指有些抖,“这是你爹给我的定情物,当年他说‘银簪能养人,就像我守着你’。今天给你戴上,盼着明远也能像你爹护我那样,护你一辈子。”
窗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响,是张明远来了。他穿着件新做的蓝布褂子,袖口还绣着朵小小的梅花——是小花前阵子偷偷绣的。车后座绑着个红布包,里面是给惠娥的新布料,还有给小花的红盖头。
“叔呢?”小花隔着窗户问。
“爹在村口招呼人呢,”明远的声音带着笑,“说要让全村人都来喝咱的喜酒,把院坝都摆满了桌子。”
惠娥把红盖头往小花头上一罩,眼圈忽然就红了:“到了张家,勤快点没错,但也别受委屈,受了气就回娘家,娘永远给你留着热炕头。”
“娘,我知道。”小花攥着惠娥的手,盖头下的眼泪悄悄打湿了衣襟。
迎亲的队伍在巷口闹哄哄地聚着,曹二蛋举着红绸带拦路,被明远笑着塞了把糖才放行。几个半大的娃跟在后面跑,嘴里喊着“新娘子!看新娘子!”,把黄土路踩出一串浅坑。
拜堂就在张家院坝里,临时搭的礼台铺着红布,两边的柱子上贴着红对联,是村小学的王老师写的:“黄土扎根生暖意,白首偕老共晨昏”。张父站在礼台旁,手里攥着个红布包,里面是他连夜编的竹篮,篮底刻着俩小人儿,手牵着手。
“一拜天地——”司仪的声音洪亮,小花被明远牵着,弯腰时红盖头轻轻晃,扫过他的手背,像羽毛挠过心尖。
“二拜高堂——”张母抹着眼泪,把个银镯子往小花手里塞,“这是我嫁过来时带的,现在给你,咱娘俩也算认亲了。”
“夫妻对拜——”红盖头下,小花看见明远的鞋尖蹭着自己的鞋尖,他的手一直没松,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