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富家千斤爱上了我这穷书生(1)(2/2)
“不急。”她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可爱极了,“对了,周六下午你有空吗?我爸让我去县城买辅导书,你陪我去呗?你学习好,知道哪本好,我怕买错了。”
我犹豫了下。周六我本来打算去山上采草药,最近山上的草药多,能卖不少钱,还能攒点生活费。可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又咽了回去——我实在不忍心让她失望。
“有空。”我说,声音有些轻,却很坚定。
“太好了!”她雀跃地跳了下,帆布书包也跟着晃动,“那周六早上八点,我在村口等你,咱们骑自行车去,快!县城的书店大,能挑到好资料。”
她说完,像只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了,还回头冲我挥了挥手:“别忘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几块钱,心里又甜又涩。
甜的是她眼里毫不掩饰的期待,像夏夜最亮的星,把我心里照得透亮;涩的是口袋里那几枚冰凉的硬币,还有我和她之间那道看不见的鸿沟——她能轻松骑着新自行车去县城买辅导书,我却要算计着采多少草药才能凑够下半月的生活费。
回到家时,我爸正坐在院子里编竹筐,竹条在他手里翻飞,留下一道道细密的纹路。他看见我回来,抬头看了眼,又低下头继续编:“今天咋回来这么晚?”
“跟同学讨论了会儿题。”我含糊地应着,把书包往屋里放,生怕他看见里面的资料和剩下的钱。
晚饭还是玉米糊糊配咸菜,弟弟捧着碗吃得飞快,还时不时跟我妈说学校里的事:“妈,今天老师夸我字写得好了,还让我当小组长呢!”
我妈笑得眉眼弯弯,给弟弟碗里夹了根咸菜:“咱娃就是厉害,以后跟你哥一样,好好读书,考去县城。”
我爸没说话,只是默默喝着糊糊,眼神落在我身上,带着点我看不懂的复杂。吃完饭,我刚要收拾碗筷,他突然开口:“小A,明天跟我去镇上,找你三叔问问。”
我心里一紧,知道他还惦记着学费的事,赶紧说:“爸,不用了,学费我……”
“咋不用?”他打断我,语气又沉了下来,“你以为我看不出你心里的事?别跟牛家闺女走太近,咱跟人家不一样,别到时候耽误了人家,也委屈了自己。”
我张了张嘴,想解释我们只是同学,可看着他严肃的脸,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我知道,在他眼里,牛家是天上的云,我们是地上的泥,云泥之别,怎么也凑不到一起。
那天晚上,我又翻出牛雅溪给的资料,借着煤油灯的光翻看。灯光昏黄,把纸页都染成了暖黄色,纸页上偶尔有她哥划过的铅笔痕迹,旁边还有几行娟秀的小字,是她写的批注:“这道题小A上次月考也错了,步骤里的辅助线要注意!”“这个三角函数公式他总记混,特意画下来,每天看一遍!”
每一行字都像小石子,轻轻砸在我心上,泛起一圈圈暖流。我想起上次月考,我确实在那道几何题上栽了跟头,当时我蹲在座位上懊恼,她路过时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下次注意就好”,原来她一直记着。
我的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像是有暖风从心里吹过,吹散了连日来的愁绪。窗外,姑射山的轮廓在夜色中安静地卧着,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仿佛也在笑着看我。我把资料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心里悄悄盼着周六快点来——我想跟她一起去县城,想跟她多说说话,哪怕只是帮她挑挑辅导书也好。
周六早上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了。先去院子里帮我妈翻了会儿草药,又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才匆匆吃了碗玉米糊糊,往村口赶。
刚到村口,就看见牛雅溪站在老槐树下,穿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裙摆上印着小碎花,骑着一辆崭新的粉色自行车,车筐里放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应该是她准备买辅导书的钱。
看见我来,她眼睛一下子亮了,把另一辆自行车推过来:“这是我哥以前骑的永久牌,我昨天让我爸帮着修了修,还擦了擦,你试试,能骑不?”
那是辆黑色的自行车,车架上有些掉漆,却擦得锃亮,车座也换了个新的。我跨上去蹬了两下,链条很顺畅,一点也不费劲。“挺好的,谢谢。”我有些不好意思,手还在车把上轻轻摸了摸——长这么大,我还没骑过这么好的自行车。
“走喽!”她喊了一声,声音清脆,像清晨的鸟鸣。她蹬着自行车冲在前头,粉色的身影在黄土路上格外显眼,像朵盛开的太阳花,迎着朝阳往前跑。
我赶紧追上去,自行车链条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伴着我们的笑声,在清晨的山路上回荡。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山野的青草味,我看着前面那个轻快的背影,看着她的马尾辫在风里轻轻晃动,忽然觉得,也许这个夏天,真的会发生点什么不一样的事。
从平安村到县城要走十几里路,一开始我们还聊着天,她说学校里的趣事,说她哥在大学里的生活,我就安静地听着,偶尔应两声。后来骑得久了,她有些累了,速度慢了下来,我跟她并排骑着,能清楚地看见她额头上的汗珠。
“要不要歇会儿?”我问她,心里有些担心。
她摇摇头,咬着嘴唇,又加快了点速度:“没事,再骑一会儿就到了,县城的书店九点才开门,咱们得赶在开门的时候去,不然人多。”
我没再说话,只是悄悄放慢了速度,让她能跟得上。又骑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看见县城的轮廓了——高楼比镇上多,路上的汽车也多了起来,不像村里只有那几辆拖拉机和牛满仓的桑塔纳。
我们把自行车停在书店门口的车棚里,牛雅溪从布包里掏出块手帕,擦了擦汗,然后拉着我往书店里走:“快进去,我听说他们新进了一批高考复习资料,特别好用。”
书店里人不多,货架上摆满了书,从小学到高中的辅导书都有,还有不少课外书。牛雅溪直奔高考辅导书区,拿起一本《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翻了翻,又递给我:“小A,你看这本怎么样?我上次做过里面的题,感觉挺难的。”
我接过书,仔细翻了翻,里面的题型很全面,解析也很详细,确实是本好书:“这本不错,题型跟高考真题很像,你可以买一本。”
她点点头,把书放进怀里,又拿起一本数学资料:“那这本呢?我数学总是在函数上丢分。”
我们在书店里挑了快一个小时,她一共选了四本书,有语文、数学,还有英语和文综。她抱着书去结账,收银员算完账说:“一共一百二十八块。”
她从布包里掏出钱,数了数,递给收银员,我站在旁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些钱够我家半个月的生活费,她却眼睛都不眨就买了书。
走出书店,已经快十一点了,太阳升得很高,天气又热了起来。牛雅溪看了看天,对我说:“要不咱们去吃碗面吧?我知道前面有家面馆,味道特别好。”
我赶紧摇头:“不用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不然下午天太热了。”我口袋里只有几块钱,根本不够吃面,我不想让她看出我的窘迫。
她却拉着我的胳膊,不由分说地往前走:“没事,吃碗面再走,我请客!你帮我挑了这么久的书,我还没谢谢你呢。”
她的手很软,拉着我的胳膊,让我没办法拒绝。我们走进面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拿起菜单,问我:“你吃啥?这家的西红柿鸡蛋面特别好吃,我每次来都点。”
“我跟你一样吧。”我小声说,眼睛盯着桌上的筷子,不敢看她。
很快,两碗面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飘着西红柿和鸡蛋的香味。牛雅溪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面,吃得津津有味:“你快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
我拿起筷子,慢慢吃着面,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长这么大,我只在过年的时候吃过西红柿鸡蛋面,平时都是玉米糊糊和咸菜。这碗面很香,可我却吃得有些哽咽——我知道,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很平常,对我来说,却像是偷来的时光。
吃完面,她付了钱,我们骑着自行车往回走。路上,她突然问我:“小A,你以后想考哪个大学啊?”
我愣了愣,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却不敢跟别人说——我想考省城的师范大学,学费低,毕业还能当老师,稳定,能给家里减轻负担。可我怕我说出来,会被别人笑话,毕竟以我的成绩,能不能考上还不一定。
“我……我想考省城的师范大学。”我小声说,声音有些发颤。
她眼睛一下子亮了:“师范大学好啊!我哥说师范大学的环境特别好,而且当老师特别光荣。我还没想好考哪个大学呢,不过我也想考去省城,这样咱们就能在一个城市了。”
她的话像道暖流,瞬间涌遍我的全身。我看着她明媚的笑脸,忽然觉得,也许那道云泥之别,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好好努力,考上大学,说不定真的能跟她站在同一片天空下。
骑到半路,路过一个小卖部,她突然停下来,说:“你等我一下。”然后跑进小卖部,很快手里拿着两个冰棒跑出来,递给我一个:“天太热了,吃个冰棒凉快凉快,绿豆味的,特别甜。”
我接过冰棒,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心里却暖暖的。我们坐在路边的树荫下,吃着冰棒,看着来往的车辆,偶尔说几句话,空气里都是甜甜的味道。
冰棒吃完,我们继续往回骑。快到平安村的时候,她突然放慢速度,对我说:“小A,以后我有不会的题,还能问你吗?”
“当然可以。”我赶紧说,心里有些激动。
“那太好了!”她笑起来,像朵盛开的花,“那咱们以后每天放学,就在学校后墙根那块儿学习吧?那里安静,没人打扰。”
我点点头,看着她的笑脸,心里悄悄盼着——这样的日子,能一直持续下去就好了。
回到村口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她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对我说:“今天谢谢你啊,陪我去县城,还帮我挑书。”
“不用谢,应该的。”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她看着我,突然说:“小A,你别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你学习好,人又好,以后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的。”
她的话像道光照进我心里,驱散了所有的自卑和不安。我看着她,认真地说:“雅溪,谢谢你,我会努力的。”
她笑了笑,挥挥手:“那我先走了,明天上学见。”说完,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走。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手里还残留着冰棒的甜味。我摸了摸书包里的资料,又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努力,考上省城的师范大学,一定要成为能配得上她的人,一定要让这个夏天的相遇,变成一辈子的陪伴。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山野的青草味,姑射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柔。我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走,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从这个夏天开始,我的人生,要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