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游子归家(2/2)
赵长青顿时气得鼻子都歪了,痛心疾首:“你这逆子!
从小不爱读书,就喜欢舞刀弄棒,为父不惜重金请名师教你武艺,本没指望你成才,你兄弟俩有一个成器就够了,你在家坐吃山空便好。
咱们赵家大业大,你八岁时我就算过,你俩兄弟每年各花十万两,也够活到八十岁!
你大哥还有经商天赋,你倒好,离家两年杳无音信,如今竟成了朝廷鹰犬!
这事传出去,让我在苏州府如何抬头?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你死在外头!”
赵枫不乐意了,正色道:“爹,您这话就错了!
儿子现在是天子亲军锦衣卫百户,正六品,见官大三级,苏州知府见了我都得客气三分!
更何况我在当朝天子第一红人、忠义侯江侯爷身边当差,深受侯爷器重,哪有您说的那般不堪?”
听到江宁的名号,赵长青、赵松与赵王氏惊得差点掉了下巴,江宁的名号,整个大明无人不晓。
见家人这副模样,赵枫愈发得意,扯开外衣露出内里的锦绣官服:“爹,儿子两年前就入了锦衣卫,一直没写信告诉你们,是怕你们担心。
锦衣卫直接对陛下负责,执行的都是绝密任务,不敢暴露身份。
若不是奉侯爷之命来苏州公干,恐怕还得再过段时间才能回家。”
听闻他带着任务,三人顿时紧张起来。
赵长青拉着他的手,满眼担忧:“枫儿,爹不求你出人头地,只求你平平安安。
锦衣卫这两年的名声……你可得当心啊!
不行就辞了差事,回家娶个媳妇生几个孩子,混吃等死都行!”
赵枫听得鼻子都快气歪了,正色道:“爹,您目光太狭隘了!
哪有当爹的盼着儿子混吃等死?”
赵长青气得脱了鞋子就要抽他,赵枫却挺直胸膛:“爹,您往这打,别手下留情!
我如今不光是您儿子,还是朝廷正六品命官。
按规矩,您一介商人,无权打朝廷命官,更别说锦衣卫了。
但为了让您消气,儿子就站在这让您打!”
赵长青顿时愣在原地,他在苏州虽能搭上南直隶尚书王绍徽的线,却也只限于地方官。
儿子如今是锦衣卫百户,还跟着那位江侯爷,他哪敢真动手?
赵松赶忙夺过鞋子给父亲穿上,劝道:“爹,您消消气,二弟刚回来,一家人团聚,别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万一把他打跑了,再躲几年咋办?”
赵王氏也在一旁劝慰,一家人这才坐下,细细询问赵枫这两年的经历。
听闻他跟随江宁一路南下,历经血雨腥风,三人惊出一身冷汗,赵长青更是唏嘘,没曾想当年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如今竟能跟着江侯爷这等人物搅动风云。
聊了许久,赵长青问起他此次来苏州的目的。
赵枫正色道:“爹,如今大明北方在新政推行下固若金汤,京营就有二十万兵马,还不算九边精锐、北方西南数省的内军及十几万西征大军,要钱有粮,要兵有兵。
侯爷正是奉陛下之命南下,视察江南军政。如今整个大明,是陛下和朝廷说了算。”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儿子得劝您一句,认清现实,千万别跟江南读书人、士绅过多往来,免得被牵连。
我如今是朝廷命官,跟着侯爷南下就是要整治他们,谁若敢勾结,可别怪儿子心狠手辣。”
赵长青吓得浑身发抖,朝廷与江南势同水火,傻子都看得出来,他忙点头应下。
赵松也赶忙道:“二弟放心,我和爹就做些正常生意,绝不多来往。”
赵枫点头,又道:“爹,大哥,我此次来苏州,一来是奉侯爷之命公干,二来是为保全赵家。
你们没跟那些人深交,最好不过。
但朝廷与江南已水火不容,我们赵家不可能一直作壁上观。
我希望你们能牵头,联系些可靠的苏州富商,支持南直隶巡抚王大人,对付那些读书人和士绅。
这样既能立功,也能保赵家全身而退。”
赵长青与赵松连连点头,自从赵枫进了锦衣卫,赵家就已站在朝廷这边,若敢与江南势力纠缠,别说儿子不答应,朝廷也饶不了他们。
赵枫又叮嘱几句,起身道:“爹娘,大哥,时候不早了,我该走了,过段时间再来看你们。”
三人虽恋恋不舍,却知他身负公务,不敢挽留。
赵长青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枫儿,朝廷的事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辞官回家。
只要你平安没事,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哪怕散尽家财,爹都乐意!”
赵枫安慰了几句,重新换好装扮,趁着夜色悄悄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