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六)(2/2)

目录

“最后说说‘酸削不能行’。就是说身体感觉酸痛,还消瘦,连走路都困难。劳病把身体折腾得够呛,气血不足,经络得不到滋养,就像干枯的河道,水流不通畅,那肯定会酸痛啊。而且身体的营养都被劳病消耗光了,就像家里没粮了,人可不就越来越瘦嘛。没了力气,走路自然就困难重重,走两步就气喘吁吁,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迈不动腿咯。”

小弟子感慨地说:“仙师,听您这么一讲,我对劳病好像清楚了一些。但从中医理论来说,这劳病和五脏六腑到底是咋个关系呢?”

仙师说道:“这劳病啊,和肾、肝、脾的关系那是特别紧密。肾藏精,刚刚说过,劳病伤肾,肾精流失,肾阳不足,就像大树的树根被挖了,树还能好吗?肝藏血,肾又能滋养肝,肾出问题了,肝血也跟着不足,就像大树没了树根的滋养,树枝树叶都蔫儿了。脾呢,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给身体提供营养。劳病让身体虚弱,脾的负担也加重了,它运化不好,营养供不上来,身体就越来越差。这三个脏腑就像三个好兄弟,一个出问题,其他俩也跟着遭殃。”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得了劳病该咋治呢?”

仙师说道:“中医治疗劳病,讲究辨证论治,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开药方。要是阳虚明显,就得多补补阳气,像用点附子、肉桂这些中药,它们就像给身体里的小火炉添柴,让阳气旺起来。要是阴虚为主,就得补补阴液,像生地、麦冬这些,给身体这‘干巴巴的庄稼地’浇浇水。同时,还得调理脾胃,让脾能好好工作,把营养吸收进来,就像给仓库重新整理整理,让粮食能顺利入库。”

“除了吃药,生活里也得注意。首先得好好休息,就像一台机器,用久了得停下来检修检修。不能熬夜,熬夜最伤身体啦,会让劳病更严重。晚上早点睡,让身体的气血有时间自我修复。饮食上也有讲究,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像山药、枸杞、桂圆这些,既能补气血,又能养肝肾。但也别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不然就像给生病的身体再添乱,加重脾胃的负担。”

“运动也不能少,但别做太剧烈的运动。像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就挺好,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太累。这就好比给生锈的机器加点润滑油,让它慢慢运转起来。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整天愁眉苦脸的,身体恢复得也慢。得保持心情舒畅,多出去走走,看看风景,和朋友聊聊天,心情好了,身体的正气也能跟着足起来。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正能量,帮助它打败劳病这个‘小怪兽’。”

小弟子认真地听着,问道:“仙师,那中医里有没有一些小妙招来辅助治疗劳病呀?”

仙师笑着说:“当然有啦。比如说艾灸,这可是个好东西。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在肚子上,肚脐往下三寸的地方,差不多四指并拢的宽度。艾灸这个穴位,能温补肾阳,就像在身体里点了一盏小暖灯,给肾阳不足的小火炉加点温。还有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能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让身体能更好地吸收营养。”

“按摩也不错。每天晚上睡觉前,泡泡脚,然后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按摩涌泉穴,能引火下行,让身体里乱窜的阳气归位,还能补肾气。”

“另外,穴位贴敷也是个办法。可以把一些中药打成粉,调成糊状,贴在神阙穴上,神阙穴就是肚脐。通过这个穴位,药物能被身体吸收,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这就好比给身体开了一条‘秘密通道’,让药物直接进入身体,和劳病作战。”

小弟子兴奋地说:“仙师,这些方法听起来好神奇呀!那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让弟子能更清楚劳病的治疗过程呢?”

仙师说道:“当然有。就说村里的老李吧,他是个木匠,为了多挣点钱,没日没夜地干活,经常熬夜。慢慢地,他就感觉手脚老是烦躁,晚上睡觉还遗精,身体也越来越瘦,走路都没力气。去看郎中,郎中一搭脉,脉浮大,就知道是劳病。给他开了些补气血、温肾阳、调脾胃的中药,还让他按时休息,注意饮食,每天泡泡脚,按摩按摩穴位。老李按照郎中说的做了一段时间,身体就有了明显的改善,手脚不咋烦躁了,遗精的情况也少了,人也有精神了,走路也有力气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