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又有发现(1/2)
芷兰最初的想法不过是建立鱼塘,起码能再救下二十万灾民。虽然有些少,可这已经是她能想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如今看着沙盘上的地貌,突然她脑子灵光一闪,回想现代的一些信息,便有了这些大胆的想法。
她没有多聪明,只能说,她要感谢自己生在伟大的发展和平国家。
所见所闻哪怕只是一些皮毛,或许也能拯救不少这里的灾民。
当然,她提出的法子大多都是按着现代依据来的。
至于这些法子对于古代到底适不适用?还要依靠这帮古人自己慢慢改进了。
为今之计是要解决这二百万灾民的去向问题,全部迁移压根不现实,只有想办法将黄河受灾的地区全部盘活才可能出现转机。
此时众人靠拢过来,想像着芷兰刚刚形容的画面,半信半疑的盯着沙盘上的那些小旗陷入沉思。
蔡施满怀期待的追问“那何为水外扎根?”
面对蔡施的追问,以及众人的好奇,芷兰指向沙盘上远离水患的远方。
“浮村与渔利,只是解燃眉之急。
除迁移至中山国的二十万人,剩余的一百八十万人最终的归宿,在岸上,在新的土地上。”
她依靠着前世吸收过的信息,提出了最终方案“咱们可先派熟悉水性的青壮,留在浮村,负责水上生产,他们是前期生存的保障。
再挑出身体强健者,乘船分批在漕运河道,被破坏的地点,由军队保护,修建码头。
沿途如遇可开垦的荒地,就修建临时住所,为后续迁移打好前站。
不仅可以开垦荒地,还可以沿着河道修建传舍、集市,方便经过漕运河道的商旅交易住宿。
最终,大部分灾民将沿着军队开辟的路线,有序迁移至这些新家园。
如此他们不仅有了新的家园,也重新修好了漕运河道,而河道两边比起之前将更繁华热闹。
至于开垦的荒地可在几年内免赋税,修建好的传舍也可以用工分换取经营权,让他们真正扎根下来。
如此一来,眼前生存、中期发展、长远安居,三者兼备。”张芷兰总结道,她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
厅内众人,眼前似浮现出芷兰形容的场景,震撼之下久久不语。
蔡施好半晌反应过来,激动的连连拍手“好、好、”他看向芷兰忍不住赞叹道“昔日大禹治水,亦不过‘疏堵结合’之理,今夫人能洞悉症结,条分缕析,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此策若行,必能护佑桑梓,泽被万民,夫人之功,当载于乡志啊!”
忽黯此时也是难掩激动“冠军侯,夫人这救灾三策可谓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不如,就由冠军侯为统率,某等甘愿为马前卒。”
“某等甘愿为马前卒!”
众人回过神来,激动的齐声高喊,一扫刚刚的萎靡,此刻厅内士气大振。
曹牧谦面色肃穆,看向芷兰,见她对自己笑的温柔……
他眸底亦是浮现一丝柔和,沉吟片刻后没有丝毫犹豫“传吾令!”
“其一,即刻建造‘水上浮村’,由忽大夫负责,三日之内,吾要看到雏形!”
“其二,设立‘工分司’,由蔡司农总领筹划,制定章程,组织捕捞、加工事宜!”
“其三,赵将军绘制迁移图,准备实施梯次迁移,其他人等听候调遣。诸君,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