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不要小看了社员的购买力(1/2)
朱社长一直盼望着陆乔歌能早点办贸易大集。
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信。
主要是小陆厂长太忙了。
他也不好去催促。
可是没想到陆乔歌竟然这样建议他。
他也可以吗?
他们这个满山公社还有资格举办这样的大集吗?
如果举办的话,会不会是在县里根本没公社啥事?
朱社长有些不确定的说:“那个,小陆厂长啊,我想问一下,你们街道办什么时候能办大集啊?”
陆乔歌:“不冲突呀,你们公社办一个农贸大集,我们街道办办物资交易大集,这次交易会在厂区外进行,准备和市里联合一起举办,你们公社自然也可以和县里联合,就在满山公社,这是有有利条件的,首先咱们满山公社的社员都参加过有经验,咱们公社也有组织的经验,就谷子屯的林支书都可以来协助你,甚至朱社长你还可以联合卫东公社和其他公社,不是说非得一天,可以三到五天,让偏远一些村子的社员都能来用土特产编织品或者其他的东西进行交易售卖,公社这边……”
说到这里,陆乔歌停顿了一下。
朱社长听得正来劲儿连忙问道:“公社这边怎么样需要做什么?”
“咱们公社这边可以建一些简易的场地,专门提供给县城里的那些厂家,管辖满山公社的曲林县城,据我所知,大大小小的厂子也有几十家。
虽然说现在是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多少东西都是有指定的,但因为设备老旧。肯定有瑕疵有不合格的产品。这些东西不往出卖,您说会放在哪儿啊?还不都在各个厂子的仓库里积压?”
现在很多厂子都是伸手朝上面要钱花,就跟一个家庭里的子女啃老一样。
干的活不咋地不赚钱,但有人管饭吃。
一些积压的商品货物在仓库里肯定便宜了很多蛀虫,但即便如此,积压的还是有的,而且老大哥当惯了,没想着要将这些换成钱,反正办公室一坐报纸一看茶水一端开个会讲讲话,工人们按部就班一个岗甚至有三四个人,轻轻松松的一天工作完成,厂子如何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真的干不下去了厂子倒闭了,厂长调走到别的地方继续当厂长,吃亏的只有工人,但现在的工人显然意识不到这一点。
有的厂子工人很辛苦,真的是为了国家在奋斗做贡献。
可有的厂子的干部工人真的很悠闲。
陆乔歌去过一次第三服装厂。
打扑克织毛衣聊天开玩笑,说起来,这样的工作很幸福的。
陆乔歌也在琢磨,她真要改变什么了,那就是这些工人的敌人,他们会第一个站起来讨伐她的。
所以,服装厂的事儿得谨慎一点才好。
陆乔歌继续说:“你别小看了咱们公社这些社员的购买力,说句实话,有瑕疵的有问题的不合格的东西,比如窜了色的花布,碎了的肥皂没织好的毛巾等等,咱们农民兄弟不嫌弃啊,只要他们卖的便宜,保证有人花钱买。”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也是给国家增加收入吗?
只不过有些人不会去这么想也不会去这么做,反正赔了赚了都有国家兜底,大锅饭嘛,不管干的多还是干的少都一样的工资。
喝一天茶水的与车间干一天活的工资都一样,工人心里也不平衡,那就混日子呗。
混日子的结果可想而知。
朱社长是越听眼睛越亮,这事竟然还能这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