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 > 第194章 五十年代军嫂(2)

第194章 五十年代军嫂(2)(2/2)

目录

她年纪小,又没长辈帮衬,啥都不懂,也不会照顾孩子,孩子瘦得不成样子。

哎!

顾七七给孩子换个尿片收拾一下,就在西屋将就着睡了。

这一夜睡的极不舒服,醒来好几次给孩子冲奶粉,换尿片。

还跑了几趟旱厕。

这些倒还好,就是有蚊子,这房子连块玻璃都没有,还是窗纸,要命。

后半夜实在受不了。

顾七七干脆从空间找出来一个折叠全包围蚊帐才安心睡下。

盖房子刻不容缓。

陈端月月都往家寄津贴,村子里谁也不知道原主到底有多少钱。

这就有了作弊的空间。

顾七七把原主藏的钱全都搜了出来,一共就132.4元。

就这,恐怕也是全村最有钱的人了。

顾七七竟然还找到一张三块钱面值的纸币。

通体淡绿色,背面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比后来的一块钱大一点。

顾七七知道这个钱又称‘苏三币’,是独属于第二套人民币的币种。

还找到一张2元纸币,也看着稀奇。

这个‘苏三币’为什么带一个‘苏’字,不用想都猜到了。

因为这款人民币是在苏联印刷的。

其实不止三元币,五元和十元这些大面额纸币都是我国出设计图样,然后委托苏联代印。

为什么如此呢?

想来都心酸。

国内当时的印钞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印钞纸,不得不委托出去印刷。

直到2025年都如此,还是有很多小国委托我国代为印刷纸币。

后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苏联还利用印版恶意大量印刷‘苏三币’投入我国境内。

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打算用‘真版伪钞’危害我国金融市场。

好像到了64年国家就停止‘苏三币’的流通了。

这钱留到现代一张应该能换几万块,也算有收藏价值。

找机会收集一些留下来,不过得新钱才行,否则也不值当,关键是不能放空间。

想造砖房还得趁早,不然明年想买砖、瓦都得凭票购买,实在买不到就得用石头砌。

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水泥,几乎买不到。

村民都是用黄泥和着稻草将就用。

第二天一大早,顾七七给孩子收拾完,吃了两个包子就准备出去转转。

她得到村民面前转悠转悠露个面才行,不然她以后瘦得大变样儿就说不清了。

抱着孩子站在村长家篱笆院外就开始喊:“李婶?在家吗?”

“在,是七七吗?进来吧。”李婶音量也不小。

真不是北境人通讯靠吼才练就了如此大嗓门。

主要还是地广人稀,

特别是冬天,刮着大烟儿炮,声音都得被风吹跑了,不大点声真啥也听不见。

李婶是村长媳妇,一大家人都去地里干活了,李婶就留在家中做家务,并且照看孩子。

李婶一看就是爽朗大气的性子,直接问:“孩子没喂呢吧?抱你兰花嫂子那屋去吧。”

顾七七看着实诚的李婶很是感激,连忙拒绝。

“不麻烦兰花嫂子了,我昨天捞到一条鱼,今天早上就有了一些奶水,喂这小子将将够,我下午再去河边看看,能不能再捞到一条。”

李婶一听,也替孩子开心,脸上立马扬起笑容:“好,总算有奶水了,不然孩子可得挨饿。”

顾七七没撒谎,昨天晚上吃了一顿有油水的饭,今天早上确实有了一点奶水。

看来她得多喝鱼汤、鸡汤。

顾七七不用让,一屁股坐到了炕沿上,把熟睡的孩子放下。

胖子根本没力气,就走这一道儿,胳膊都酸了。

“孩子的名字定下来没?不能总没个名字吧?陈端有回信吗?”

李婶好信儿,一直关心陈端的消息。

“大名现在还定不下来,等陈端的消息吧。我琢磨着给他起一个小名,就叫壮壮,希望这小子健壮些。”

李婶一听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别说,这个名字还挺顺口,意思也好。”

农村孩子都有这样的小名儿,并不特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