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唐天妙计,恢复生计(2/2)
还有人窥透了玄机:“圣王这绝对是想用大粪把庄稼弄到长大更壮,可是这种排泄的东西上面能长出来什么好东西?怕是这些庄稼都要被熏死了!”
对此,西域王庭所有官员都觉得心里堵得慌,甚至羞于见人。
但是唐天依然铁腕命令,让各地执行这项命令,甚至中途还抽调薛仁贵带了五十万大军回来,沿途巡视各地的工作进展,对一些玩忽职守的官员,做了罢官、永不录用的处罚。从此,各地的官府开始卖力推行这政令。
起初,各地聚拢回来的百姓很少,用那些膏腴之地分给他们绰绰有余,不过,一个春天过后,很快那些临近河水,肥力极强的土地就被人分光了。
剩下的百姓,即使是分到了土地,但是因为降水稀少的缘故,产量有限。
于是,唐天把这些百姓聚集起来,给他们工钱,又从王庭调拨大量资金,开始修建沟渠,从塔里木河和罗布泊引出新渠道,引导河水流过主要的大城,再由这些地方,另修小沟渠,引入小县城。
这是一项百年工程,但是唐天以惊人的气魄,斥资无数,还是动工了。
因为一开始就是计划着流经整个西域,所以源头的河道必须挖的够宽、够深,水量足够大,中游和下游才能得到充足水分,所以,这样的大工程,下游修不好,上游的河坝就一直不能打通,不然洪水一旦倾泻而下,到时候到处都是王阳泽国。
这工程,一旦中途有中断,那前面就是白费力。
敢搞这样的大工程,人们都佩服唐天。
不过,挖沟渠的人不多,加起来也就是三十万人不到,还都分布在各地。
虽然经过了大半年的休整,但是直到春耕时候,各地人数还是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增长。人口不足,各项工作就都受到了影响。
最基本的事情,一个是耕地荒废,许多熟田长了草,过几年不种,完全就成了荒地了。另外一个就是,遍地矿产的西域,实在是没多少人可派去挖矿。
空有宝山没人挖,这感觉,让唐天忍不住要抓狂。
从本土调人来挖?唐天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外面的花花世界虽好,但是大唐百姓能够恪守本分,种好自己的土地,搞好自己的贸易,读好自己的书就行,每个区域有自己独特的强盛办法,没必要非把大唐搞成一个商业帝国。
各地正式开播之后,田里到处都是西域百姓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头,绝大部分的百姓初次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开垦的土地都是自己的。今年还免税,秋收的粮食都是自己的。
还有许多人新得到的犁耙,这也是免费发放的。
现在耕种,收获的是舒服的秋冬。
原本藏身荒野的百姓,在看到这样的局面后,相信了大唐对百姓的和善,很快,各地迎来了新一轮的百姓归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