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三方制衡(2/2)
然而,如果秦臻为阻止赵姬与吕不韦之事,贸然打破这微妙平衡,后果将不堪设想。
秦臻的举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吕不韦因私情败露,被两宫太后视为朝堂之耻,进而失去相邦之位。
更为严重的是,吕不韦在秦国经营多年,从朝堂中枢到地方郡县,诸多官员皆出自其门下。
一旦他因私情而失势,这苦心经营的庞大势力集团必将瞬间土崩瓦解。届时,朝堂之上将出现巨大的权力真空,各方势力怎会坐视不理?
素有野心的宗室子弟,觊觎相位已久,定会趁机联络朝中旧臣,企图组建自己的势力班子;
原本蛰伏于暗处的他国细作,也会瞅准时机,煽风点火,搅乱秦国朝堂,为自己国家谋取利益;
就连那些平日里在朝堂上谨小慎微的官员,也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投身于权力角逐的战场,不择手段地争夺权力与利益。
如此一来,秦国朝堂将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各方势力相互倾轧,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向秦王案头,朝堂之上争吵不断。
这种内乱,不仅会严重破坏国内的政治稳定,令原本有序的政令推行受阻,各级官员无心政务,社会秩序随之陷入混乱。
也会让百姓们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社会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阻碍。
在外部,六国对秦国虎视眈眈。
若秦国因朝堂内乱,无暇顾及对外扩张,军事部署停滞,边防松弛。
原本在秦国强压之下的六国,见秦国自顾不暇,便会蠢蠢欲动。
秦国,素有“虎狼之国”的威名,其疆域广袤,易守难攻,凭借强大的国力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战国纷争中,稳稳占据着上风,令六国侧目。
朝堂之上,政令通达,军事力量锐不可当,粮草辎重储备丰饶,俨然一副霸主崛起之象。
然而,一旦国内发生内乱,局势将急转直下。
曾经令六国敬畏的强国地位,也将摇摇欲坠。
六国向来对秦国的强大心怀忌惮,时刻窥探着秦国的一举一动,寻找可乘之机。
若见秦国陷入内乱,岂会轻易放过。
他们定会迅速结成联盟,以“伐无道,诛暴秦”之名,兵分多路,对秦国发起攻击。
秦国在国内混乱未平之际,仓促应对外部强敌,防线处处告急,使秦国陷入被动挨打之境,往昔的辉煌瞬间化为泡影,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突然,秦臻脑海中灵光一闪,下意识地握紧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