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只有你们了(2/2)
一旁静坐的尹台温声劝慰。
“张指挥办案老道,既是上午遣人来报已有线索,想必…很快便有确切消息。”
裕王停下脚步,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易察觉的恐惧。
“尹先生,非是孤沉不住气…实在是…此事关乎国本!若那杨帆…若他真是…真是父皇流落民间的…叫孤…叫孤如何自处?!”
他近日心情本已稍缓,因尹台、张二办事得力,暗中为他网络了不少力量,甚至联系上了恭顺侯吴继爵、英国公张溶等勋贵,秘密蓄养死士,以应对不测。
越是接近那个可能的真相,他心中的恐惧就越发强烈。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张二风尘仆仆地快步而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凝重。
“殿下!”
张二躬身行礼,声音因急促而略显沙哑。
“查到了!臣…查到那杨帆的根脚了!”
裕王猛地抓住他的胳膊,急声道。
“快说!
他是何人?!”
张二压低声音道。
“臣动用了埋在最深处的暗线,甚至…甚至冒险调阅了部分司礼监秘藏的旧档,终于查到…那杨帆,并非无根之萍!
他…他是由一个名叫普清的老道,自幼携养长大的!”
“普清?”
裕王眉头紧锁。
“何方道士?”
“武当山!真武观!”
张二语气肯定。
“据查,约两年前,此老道携杨帆来到京城。
那普清老道,颇有些神通,竟混入了朝天观,甚至…甚至冒充过蓝道行真人的师叔!而杨帆,则化名在翰林院做了一个小小的典籍打杂!
后来…后来便是那场青词大案,杨帆被吴风带入宫中,得见天颜,自此飞黄腾达!
而那普清老道,在杨帆入宫后不久,便悄然离京,返回了武当山真武观,至今未出!”
裕王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
“武当…真武观…父皇潜龙之时,曾多次前往武当山祈福…莫非…”
张二眼中闪过异色,继续道。
“殿下圣明!更蹊跷的是,臣回忆起约莫十五六年前,陛下…陛下曾密令东厂,暗中遣人前往安陆、武当山一带,秘密寻访一个…一个带着年幼孩童的老道!
当时…当时臣亦曾随行!然…然搜寻数月,一无所获!陛下因此龙颜大怒,处置了不少办事不利的厂卫…此事…此事后来便不了了之,成为一桩悬案…”
“十五六年前…带着孩童的老道…武当山…”裕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被尹台连忙扶住。
“殿下!”
尹台亦是面色凝重。
“若…若张指挥所查属实…那杨帆的身份…恐怕…”
裕王猛地抓住尹台的手臂,指甲几乎掐入肉中,声音颤抖。
“他…他难道真是…真是父皇流落民间的…骨血?!是…是孤的…兄弟?!”
这个猜测,如同惊雷,炸得他魂飞魄散!
张二连忙低头。
“臣…臣不敢妄断!然…然诸多线索吻合,且…且陛下对杨帆之宠信,远超常理…此事…恐怕八九不离十!”
裕王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椅中,半晌,才缓缓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冰寒的决绝。
“查!给孤继续查!查那普清老道的底细!查杨帆所有过往!
一五一十,都要给孤查得清清楚楚!”
他转向尹台,语气森然。
“尹先生!联络吴继爵、张溶之事,加快进行!所蓄死士,务必精悍可靠!随时…待孤手令!”
“老臣明白!”
尹台肃然应命。
裕王挥挥手,让张二和尹台先行退下,他自己则又在密室中独坐良久,方才悄然离开。
但他并未返回裕王府,而是乘坐一顶不起眼的小轿,兜兜转转,来到了另一处更为隐秘的别馆。
馆内,一名身着锦袍、气质阴鸷的中年文士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到来,连忙躬身行礼。
“臣沐朝弼,参见殿下。”
此人乃是黔国公沐朝弼,其子娶了英国公张溶的长女,而张溶的幼女,则已许配给了裕王的世子朱翊钧。
沐家与张家、裕王,早已通过联姻,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沐朝弼当年在云贵废除投献、整顿卫所时,曾与杨帆打过交道,对其手段又是敬佩,又是忌惮,心情复杂。
裕王屏退左右,直接将张二查到的惊天秘闻,低声告知了沐朝弼。
沐朝弼听完,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竟然…竟然是他!难怪…难怪他当年在云贵,行事那般…那般肆无忌惮,却又总能得到朝廷…不,是得到陛下的暗中支持!原来…原来如此!”
他看向裕王,眼中充满了同情和决绝。
“殿下…此事已非寻常权争。若他真是…真是皇子,且…且以陛下对其宠信来看,其母…其母恐怕非同一般!届时…殿下您的储位…危矣!”
裕王咬牙道。
“孤…孤岂能不知?!沐公,如今…孤能依靠的,只有你们了!”
沐朝弼重重跪下。
“殿下放心!沐家与张家,早已与殿下休戚与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那杨帆是何身份,有何等手段,在这皇位之争面前,唯有…实力才是唯一的法则!臣…必竭尽全力,助殿下铲除此患!”
尽管他内心深处,对杨帆的才华和魄力不乏欣赏,甚至有惋惜,但在冰冷的现实和家族利益面前,那一点点欣赏瞬间便烟消云散。
安陆王府,后院天井。
夏日的午后,闷热无风。
景王朱载圳如同往常一样,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地瘫躺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天空,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仿佛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