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长安城大事件(1/2)
葛明赶紧接过盒子,立马打开拿出来观看。葛明认为砚台这东西能磨墨就行了,哪里有那么多讲究?也不知道这方砚台什么材质的,反正看着就是好看。
“多谢阎少匠相赠,小子必定用好这方砚台。”
两人开始相互吹捧,什么葛明诗才无双,只愿更多佳句出自此方砚台。
什么阎少匠乃是大唐建筑学大家,绘画大家,让葛明钦佩不已。
寒暄了半天,葛明才拿出鹅毛笔、尺子、圆规,教阎立德写写画画。
阎立德对立体图、侧面图、俯瞰图都非常有兴趣,因为功底极为深厚的缘故,几乎一听就懂了。
葛明是个比较会谈话的人,尤其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虽然对于绘画葛明是不懂的,对于建筑葛明同样不懂,但是不懂没关系,夸奖还是会的。
在葛明的引导之下,阎立德开始显摆起了自己的功绩。这才贞观三年,阎立德还算年轻,其实还没督建过比较大的工程,能拿的出手的也就主持修筑长安城外郭和城楼。
至于后世更加出名的建筑物,都是阎立德后来督建的。比如永安宫,李渊的献陵,襄城宫,骊山汤泉宫等等等。
最让阎立德骄傲的,还是今年东谢蛮谢元深到京城朝见李世民时,颜师古拍马屁说这种外族臣服的盛世一定要记录下来,把使臣绘图画像留给后人,用来张扬大唐恩施边远的德政。
这些蛮邦使臣绘图画像就是阎立德的手笔,这可是能够流传后世的作品。
两人一个显摆一个吹捧,居然有相见恨晚之感。阎立德原本以为葛明虽然有名气,但是不过一个娃子,现在看来极为擅长待人接物,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眼看到了午饭时间,葛明让丁香通知张春来准备饭食。
阎立德笑着说到:“早就听完葛侍读家里美食,只是无缘品尝,那我就叨扰了。”
葛明笑着说到:“葛家饭食不过平常饭食而已,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厨子用心而已。”
阎立德深以为然,用心两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
饭菜还没上桌,香味就传到了房间内。阎立德抽抽鼻子,笑着说到:“葛家美食果然名不虚传,古有余音绕梁,今有香味穿窗。”
不过等到饭菜上了桌子,阎立德脸色有些难看。餐具极为精美,一看就远超河北邢窑的白瓷,只是这些饭食如同黑暗料理一般,香味十足但是看着难又以下咽,还满满一大盘,菜汤都要流出来了。
葛明心中暗暗好笑,这些懂得绘画懂得美的人,比常人更加注重颜色搭配。
阎立德再看看一盘不知道什么菜,切得又长又短,看着心里好难受,好想把长的全部剪掉一些,让菜变得更加整齐一些。
据说很多画画的人都有轻微的强迫症,用的颜料一定要按照色系摆放好,而且要非常整齐。
“阎少匠,为何不见下箸?”
阎立德好像在下决心一般,对葛明说到:“葛侍读,这饭菜味道怕是不会差,这餐具也堪称精美,只是这摆盘实在让人难以下咽。”去人家吃饭,还嫌人家摆盘不好看,作为客人自然要下决心才能说得出来,毕竟有些不礼貌。
葛明扶着额头,苦着脸说到:“不瞒阎少匠,小子家的厨子在调味上堪称顶级,但是对于颜色搭配、摆盘从来就是乱七八糟。他认为,好吃就行,好看有什么用?”
阎立德摇摇头,说到:“葛侍读,所谓秀色可餐,怎么能说只注重味道而不重视颜色和摆盘呢?”
葛明说到:“阎少匠果然知己,小自认为饭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缺一不可,这也只是入门而已。更高一层是把饭食做出艺术品的感觉来,应该如同用饭食作画一般。”
阎立德点点头,笑着说道:“不错不错,正是如此。”
“只是小子不懂绘画,不懂美学,厨子更是没怎么读过书,让阎少匠见笑了。”
“美学?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美难道不是一种学问吗?”
“哈哈哈,然也然也,葛侍读真真对了我脾气。”
“不如我们先试试味道,暂时忽略饭菜的难看,如何?”
既然葛明都这样说了,阎立德只好客随主便了。
等一吃上口,阎立德筷子就不停了。只是一边吃一边摇头,看的葛明不停的憋笑。
“餐具如此精美,饭食如此美味,只是这饭食毫无美感。”阎立德吃饱了,摸着肚子说出这样一番话,有点吃饱了骂厨子的感觉,
葛明此时也吃饱了,让丁香把张春来叫了过来。张春来此时已经换上了常服,干净而且整洁。
“春来大哥,你做的这是什么饭食?味道无可挑剔,怎么就能把吃食做的这么难看呢?”
张春来挺着脖子说到:“吃食吃食,以吃为主,好看能顶什么用?”
阎立德在旁边说到:“这个厨子,东西好吃又好看,难道不好吗?”
张春来说到:“这位贵人,小人已经用尽心思弄好看一些了,奈何只能弄出这样子来。”
阎立德说到:“餐具有圆有方也有长,摆盘的方法都不能相同。摆盘的时候你要注意饭食的位置,还要注意留白,更要注意线条。”
“比如圆形的盘子,摆盘的时候要增加一些直线、弧线,甚至用酱汁来划线。”
“有的饭食还需要注意对称,注意堆叠和交错,增加视觉效果和层次感。乱七八糟堆放在一起虽然对味道无损,但是还可以精益求精。”
张春来不停的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葛明反正听不懂,因为在临渝小地方不讲究这些,只要味道好就行。再说葛明和张春来也不过懂一些颜色搭配而已,让饭食颜色上不那么单调。
葛明说到:“对对对,阎少匠果然见识广博。这盘子里面还可以增加一些花朵、树叶甚至是食材雕刻的吉祥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