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板垣征四郎的考虑(2/2)
因为这份电文说的直白点,就是让板垣征四郎他们送死,让他们的死来拖延大明共和国的东征计划。
但是很快,野田一郎就想明白了,日军大本营这也是没办法了,毕竟板垣征四郎他们孤悬海外,还没办法和日军本土对接,马六甲海峡被大明共和国夺取,印度洋现在也完全落入大明共和国海军的手里。
之前计划从天竺国殖民运走的原油、钢铁、粮食和木材等战略物资也没办法运回日军本土,现在板垣征四郎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主动挑衅大明共和国,让大明共和国的东征部队掉头反攻天竺国的日军。
以玉碎二十多万日军,来拖延大明共和国东征的计划,这对日军大本营看来,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帝国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了吗?”
板垣征四郎有点不可思议的说道,在他看来,他率领的二十多万大军,把整个天竺国的大英帝国陆军、美利坚国和华夏远征军击溃,说明日军的战斗力应该是很强悍才对,怎么一下子就感觉要溃败了?
“司令,这应该跟帝国分兵作战有关,帝国驻防在华夏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当初可是夸下海口,三个月拿下华夏,结果打了几年了,不但没能攻下华夏,反而要驻兵数百万在华夏,特别是数十万关东军驻防在华夏东北,这对帝国来说,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参谋长野田一郎也知道是日军本土太缺人以及资源了,日本这个国家,本就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太小,他们只能通过对外征战,夺取足够多的资源,再反馈回日军本土。
日军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从辫子朝代便开始了,从对辫子朝代的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夺取了足够多的领土、赔款和战略物资;再到打赢了沙皇帝国,夺取了海参崴城市及周边领土,现在的海参崴还是被日军牢牢的掌握。
“司令,那我们真的按照大本营的计划,主动挑衅大明共和国吗?”
“要知道,现在我们的生产武器兵工厂,其中最大的兵工厂就在加尔各答城,但是加尔各答城距离大明共和国边境只有三百多公里,大明共和国随时都有可能快速推进,加尔各答城随时都有可能沦陷。”
“到时候,一旦武器弹药消耗殆尽,那就是我们的末日。”
要知道,现在的加尔各答城可是天竺国的首都(英属东印度时期),就连巴铁现在也还没分出去,还是属于天竺国,天竺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大。
而加尔各答城作为天竺国的首都,大英帝国殖民天竺国的时候,几乎大部分的工业都安置在加尔各答城,当然也包括兵工厂。
这也是当初大英帝国溃败西逃的时候,武器装备只能使用仓库里堆积的一战武器,而日军凭借让兵工厂恢复生产,增加了不少重炮,最终打赢了大英帝国。
所以,参谋长野田一郎并不是很想执行日军大本营的军令。
“司令,反正大本营现在也拿我们没办法,我们还不如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让大明共和国注意不到我们。”
“昔日大英帝国凭借二十多万大军殖民天竺国,现如今我们手里掌握二十多万大军,兵强马壮,当然也能继续殖民天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