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2/2)
吴恘倒是若有所思。
胡中玥摇头,“其实也不是仅仅考虑这方面。哥我昨天不是跟你说了吗,川渝目前要做的就是修路,修路其实很简单,只要能全部承包出去,就能完成。解决掉川渝的痼疾,难道不是最大的成绩吗?”
吴双:“全部承包?你想的太简单了,你知道川渝省内的地理情况吗?修路如果那么简单,就不会作为遗留问题延续至今。洁玥是有钱,但经不起这么造……”
“大哥,咱灵活点儿啊!”胡中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哥你听说过PPP模式吗?”
吴双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问她:“PPP?”
目前川渝采用的是BOT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清晰地划分为三个核心阶段,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
举个例子,假设川渝全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八千公里,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授予洁玥集团特许经营权,负责为整个项目进行融资、设计、施工。
假设这个特许经营期是三十年,那么三十年内,这家公司负责把整个项目建设完成,并且承担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作为回报,公司可以通过向往来车辆收取高速通行费来回收投资,获取利润。
三十年后,特许经营期结束,洁玥集团必须将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无偿且完好地移交给政府,未来,政府可以继续在车辆通行费上获取收益,且无需投入建设成本,仅需负责道路日常维护。
胡中玥:“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吴双:“不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现在的BOT就是这么来的呀。”
胡中玥点头,起身坐到书桌前,拿起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我查了下资料,现在的高速公路项目确实采用的都是BOT模式,包括川渝省本身在前年就已经成功以BOT方式建设部分区间段高速公路。但是这种模式有明显的弊端,比如说中标公司为了保利润偷工减料,做出来的工程仅仅能维持特许经营期的运营;要么就是竞标公司只把目光投放在可盈利高的区间段,都去挑油水足的,那些难做的根本没人碰。所以,一直到现在,川渝的路都修不起来。我就想能否换一种模式。思来想去,还是在现有模式上做出一点小的改变,姑且叫PPP新模式吧,比如肥瘦搭配,政府补助。”
她这个想法,灵感来源于昨天吴双说章坤借助公募基金拿下了沪钱高速区间段三十年经营权。修全省的路,是一个千亿乃至万亿级别的大工程。可道路不通,政府创造不出那么多GDP,怎么可能投入那么多钱来修路呢?所以纯靠政府修不起来,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当然,也不可能仅靠企业,仅靠企业就会出现油水足的被疯抢,没油水的无人投标。
因此,政府出面,积极组织招标,将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和经济效益差的项目捆绑招商,同时对那些经济效益差的项目提供一定的补助资金,降低社会资本的风险,提高这些项目对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吴双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之前并没有先例。”
胡中玥耸肩摊手,“那就不是我能考虑的了,我只是抛砖。不过我觉得,任何事,都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努力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她沉默几秒,又道:“干爸,其实去不去川渝都无所谓,但最好是不去晋西,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查多晋西矿难频率,这两年越来越高,事故也越来越大。这可是人祸,一旦遇到,怎么说都得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