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虎头蜂!(1/2)
第812章:虎头蜂!
滩涂丈量和分配的前期工作总算是跑完了,周辰连着忙活了几天,脚不沾地,身上都带着一股海泥和汗水混合的味道。虽说身体累,但心里那团火却烧得旺旺的。
这事儿在金沙村乃至附近几个村子都传开了,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新的谈资。不过,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抱着看热闹甚至是不理解的态度。他们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观念里大海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对于“承包滩涂搞养殖”这种新鲜事物,本能地感到陌生和怀疑。
“丈量那玩意儿干啥?不就是一片烂泥滩吗?”
“听说包下来就不让随便进去赶海了?”
“不让去就不去呗,那地方陷进去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点蛤蜊蛏子把命搭上?不值当!”
“就是,那地方又大又难走,潮水说来就来,躲都来不及,谁乐意去啊!”
议论归议论,但真正放在心上的人不多。眼下政策不明,前景模糊,大家更关心的还是自家渔船下次出海能带回多少鱼获。
周辰跟着村里的叶主任、周宏伟,陪着上面派来的工作人员,顶着风,踩着泥,硬是把几片主要的滩涂区域走了个遍。测量结束时,所有人都是一身疲惫。周辰骑着摩托,载着周宏伟和叶主任往回赶。
刚到村口,就见几个相熟的村民揣着手,靠在墙根下嗑瓜子,地上已经落了一小片瓜子壳。看见他们回来,有人笑着打趣:“哟,领导们视察回来啦?那滩涂的事儿咋样了?量清楚没?”
周宏伟从摩托后座下来,笑骂道:“你们几个,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动员承包的时候一个个躲得远远的,这会儿打听消息倒是积极!”
“嘿嘿,这不是这几天风浪大,出不了海,又刮台风下大雨,闲着也是闲着嘛!”一个村民嬉皮笑脸地解释。
“量完了,数据都报上去了,后面就看上面的安排了。”周宏伟摆摆手,“你们要真有心,等承包政策下来,可别往后缩啊!”
另一个村民挠挠头,一脸不解:“宏伟,你说上面图个啥?那几片烂泥滩,除了生蚝野蛤蜊,还能长出金疙瘩来?搞养殖?海里现成的鱼都打不完,费那劲儿?”
周宏伟还没说话,旁边有人插嘴:“就是,阿辰,听说你打算承包?你可想好了,那可不是小钱投入,风险大着呢!咱们现在托你的福,海域太平,出海挣现钱不好吗?那滩涂几百上千亩,承包费得多少?”
“行了行了,你们几个,要是能想明白的话,你们早就发财了。我就把话说在这里了,承包滩涂不能挣钱你们愿不愿意跟着阿辰干?”
这几个村民立马呵呵一笑说道:“我们这海上的事都忙不完呢,这不家里刚弄了一艘新船。而且那么大滩涂,几百亩几千亩地,我们私人要承包,那得多少钱啊?算了算了,可承包不起,阿辰你也别弄太多,是吧。”
周辰知道他们是好心,笑着回应:“叔,你们的意思我懂。不过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海里捞鱼是靠天吃饭,不稳定。搞养殖要是成了,那就是细水长流。我打算先试试水,不会一下子铺太大的摊子。”
正说着,天色愈发阴沉,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闷雷声。
周宏伟拍了拍周辰的肩膀:“行了,别在村口聊了,雨眼看就来了。叶主任还得回去看孩子呢,都散了吧!”
周辰点点头,一拧油门,先把叶主任和周宏伟送回家。等他调头往自己家赶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砸了下来,紧接着便是倾盆大雨。他加快速度,前脚刚踏进家门,后脚外面就已是电闪雷鸣,雨幕如织。
苏桃桃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关切地问:“今天怎么这么晚?淋着没?”
“今天测量跑到滩涂最里面去了,回来就晚了。”周辰一边脱掉湿漉漉的外套,一边兴奋地说,“不过发现了好东西!你看!”他从摩托车后座拎出一个湿漉漉的麻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个肥硕无比的生蚝,壳有巴掌大,肉鼓鼓囊囊,几乎要溢出来。
“天哪!这生蚝怎么这么大?”苏桃桃惊讶地捂住嘴。
周辰解释道:“那片滩涂很少有人去,泥泞难走,风险大。里面的礁石和旧木桩成了天然的蚝床,没人打扰,它们可着劲儿长,能不大不肥吗?今天给那些测量的工作人员也送了两麻袋,他们都乐坏了。今晚咱们做蒜蓉烤生蚝,再弄点蚝烙!”
“那敢情好!家里还有鸭蛋,我去地里拔点小葱。”
“鸭蛋还有青壳的吗?听说那种营养好,留着给孩子们蒸蛋羹。”
“有,我都挑出来了。”苏桃桃应着,转身回厨房忙碌。
周辰洗了热水澡,换了干爽衣服,感觉浑身舒坦。他去卧室看了看熟睡中的两个孩子,动作轻柔地给他们换了尿布,又把换下来的被褥泡上。
看着孩子们恬静的睡颜,他心里软成一片。有了孩子后,有什么好东西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他们,这种心态的转变,悄然无声却又实实在在。
所以说有些道理才是当了爹娘才明白的,不当爹娘永远体会不了自己爹娘的那份心思
晚饭很丰盛,蒜蓉生蚝鲜香肥美,蚝烙外酥里嫩,配上新蒸的米饭,格外可口。桌上还有大嫂娘家送来的虾酱,秋天晒的鱼干、虾干,以及之前买的蜂蜜红糖。
蜂蜜红糖水,在这个季节喝上一碗,实在是太满足了。
今年晒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是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送过来的,自己这声望越来越高,以后可以说家里的礼根本收都收不完人家那边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