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虚衔(2/2)
他话音顿了顿,抬手示意靳开平身:“罢了,此事你办得还算得力,没有让他逃脱,也没有遗漏太多赃款,朕心甚慰。”
“臣不敢居功。”靳开缓缓起身,衣摆带起一阵风,将案头的烛火晃得忽明忽暗,映得他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此次能顺利查抄李府,全赖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臣不过是奉旨行事罢了。”
“奉旨行事,也得有办事的能力。”宋远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重新落回案上的卷宗,“把李天寿的卷宗给朕。”
靳开不敢耽搁,连忙上前一步,将早已准备好的卷宗双手奉上。
宋远伸手接过,指节因用力而泛着青白。他缓缓翻开卷宗,一页一页地仔细看着,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他翻页的轻响。卷宗里详细记录了李天寿的生平、任职经历、贪墨的证据,以及各种往来信件和人证物证。
翻到中间某一页时,宋远的手指忽然顿住,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眉梢微微挑起:“张希安?皇城司暗子?”
“回陛下,正是。”靳开垂眸回道,“据李府管家李海密报,青州府皇城司暗桩张希安,早前便察觉李府异动,发现李天寿有贪墨军饷的嫌疑。他冒死将消息传回皇城司,随后又按朝廷指示,暗中深挖线索,搜集证据,最终才坐实了李天寿贪赃枉法、私通外敌的罪证。可以说,此次能扳倒李天寿,张希安功不可没。”
“哦?倒是个有眼色、有胆子的。”宋远合上卷宗,随手抛回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既是为朝廷效力,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便提一提吧。他如今是什么官职?”
“回陛下,张希安现任青州府巡检使,正七品。”
“正七品……”宋远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那就赏白银百两,绸缎十匹。”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了句,“给个虚衔即可,不必实授兵权。”
靳开心中一动,随即了然。陛下这是既要赏功,又要提防啊。张希安是皇城司暗子,能力出众,又立了大功,不赏说不过去。但他毕竟在青州府中根基不深,皇城司暗地里给他提一提,给个虚衔,既安抚了人心,又能将他牢牢掌控在手中,当真是高明。
“臣遵旨。”靳开躬身应道。
“嗯。”宋远满意地点点头,站起身来。明黄色的龙袍在地上拖出蜿蜒的影子,像一条蛰伏的巨龙。“你即刻派人将那批金银押进内库,仔细清点,妥善保管。告诉内库总管,若是少了一两一钱,朕唯他是问。”
“臣明白,定当亲自督办,绝不让老鼠啃了陛下的银子。”靳开连忙回道。
宋远走到靳开面前,停下脚步。他比靳开高出大半个头,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他的心思。他忽然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另外,你再派人彻查李天寿在六部、地方的关系网。他贪墨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同党。不管涉及到谁,哪怕是皇亲国戚,都要一查到底,一个都不能放过。后日早朝前,把名单和证据呈给朕。”
靳开心中一寒,连忙躬身领命:“臣遵旨,定当彻查,绝不姑息。”
“去吧。”宋远挥了挥手,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淡漠。
靳开躬身退下,靴跟叩击金砖的声响由近及远,渐渐消失在殿外。
宣政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宋远站在原地,望着靳开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老狗就是老狗,”他低声自语,声音里满是不屑,“跟着朕那么多年,便以为自己能拿捏住朕了?不敲打敲打,还真当自己是朝廷的定海神针,能做主了?”
殿外,暮鼓沉沉响起,一声接着一声,回荡在整个皇城。宋远转身望向宫墙外的万家灯火,那些灯火星星点点,绵延不绝,勾勒出京城的繁华轮廓。可在他眼底,那些灯火却像是无数双窥探的眼睛,带着贪婪、野心和算计。
他的眼底翻涌着不加掩饰的暴戾与野心。这天下,是他宋家的天下,是他宋远的天下。任何想要挑战他权威、觊觎他江山的人,无论是权倾朝野的大臣,还是手握重兵的将领,都如同扎进龙椅的刺,必须拔去,而且要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后患。
李天寿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蛀虫,那些心怀不轨的野心家,他都会一个个地揪出来,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他抬手抚摸着御座上冰凉的扶手,指尖感受着龙纹的凹凸不平。那是权力的象征,是天下至尊的凭证。为了守住这份权力,为了让这大梁江山长治久安,他不介意染上更多的鲜血,不介意成为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君主。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殿外的宫灯摇曳不定,光影在地上明明灭灭。宋远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发高大,也愈发孤独。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了荆棘与杀戮,但他别无选择。
他是大梁的皇帝,是这天下的主宰。他必须握紧手中的剑,扫清一切障碍,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谁才是这大梁真正的主人。
而千里之外的皇城,宋远也已经开始布局。他要的不仅仅是李天寿的性命和家产,更是青州府的控制权,是整个大梁的稳定。他已经派出了密使,前往青州府,暗中监视张希安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在物色新的人选,想要将青州府的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青锋暗涌,杀机四伏。青州府的天,已经变了。但这变化背后,是更大的阴谋与算计,是更残酷的权力争斗。而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人们,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张希安,还是冷酷无情的宋远,亦或是那些即将被卷入其中的无辜者,都将在这场纷争中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