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陈老祖的互联网传奇】(1/2)
陈贵良从休息室出来,在前往颁奖大厅的途中,一路遇上不少的企业家和机构代表。
小马哥今天也来了,他的身份是颁奖嘉宾。
众人被引导去落座,静静等待着颁奖礼开始。
全场灯光熄灭,继而音乐响起。
舞台大屏幕发出颇为科幻的蓝色光芒,一个身穿西装的男舞者,配合着屏幕里的变换跳舞。渐渐的,屏幕背景内容越来越丰富,穿西装的舞者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支舞表达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中国企业家披荆斩棘,跟中国经济一起奋斗、发展和壮大。其中的一些符号,则代表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跟企业家们一起见证中国经济腾飞。
开场舞结束,四位主持人分别从舞台两侧走入。
两男两女,分别是:王小鸭、陈伟宏、欧阳霞丹、芮成刚。
王小鸭率先说话:“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新老朋友、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陈伟宏接着说:“今晚在这个璀璨的舞台上,我们将共同见证2011中国经济年度骄傲的诞生……”
欧阳霞丹:“……”
芮成刚:“……”
四位主持人各自说了两轮,还大致讲述了今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随即就是现场播放VCR,展现获奖者的风采。
其实就是从获奖视频采访里,一人截取一句具有代表性的发言。
东子被截取的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陈贵良被截取的是:“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
首先登场的颁奖嘉宾,是民航局的李局长。
这玩意儿各行各业都要分蛋糕,就连颁奖嘉宾也是带有目的性的。
比如这位李局长,一上来不说颁奖的事儿,而是阐述今年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状况。
李局长还用一首老干部体打油诗,对当前的经济局势做总结:“世界经济生风险,中国经济还温暖。中国经济也下行,表现仍是一条龙。”
全场欢笑鼓掌。
陈贵良也乐得不行,跟着大家一起拍巴掌。
主要是李局长那隆重的鲁省口音,吟诗的时候自带着三分喜气。就跟听相声、看小品一样。
见自己获得了满堂彩,李局长诗兴大发:“大家可能还关注明年的发展。”
主持人陈伟宏反应迅速:“明年也有解读吗?您再赋诗一首。”
李局长笑容可掬,即兴又来两句打油诗:“明年经济怎么样?中国经济仍然亮!”
又是一阵欢笑伴着掌声。
鲁省方言念打油诗太可乐了……
李局长是来给中兴的史总颁奖的,他念完打油诗以后,非常干脆的拆信封揭晓获奖者。
很快又播放VCR,详细介绍中兴这些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一年取得的成就。
领奖之后,王小鸭说:“我们今年设立了一个特殊环节,叫年度追问。追问来自三个群体,一是观众提问,一是国际提问,一是现场观察团提问。现场观察团由往届获得者和媒体朋友组成。您选哪个群体提问?”
史总说道:“现场来了这么多领导、朋友和嘉宾,我选现场提问。”
往届获奖者、973物联网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海涛被选中,他问道:“刚才看VCR,中兴拥有国内外35000个专利。请问史先生,这多么的专利里面,哪个专利让中兴最赚钱,又能让咱们拥有国际话语权。”
史总说道:“中兴通讯的手机专利,占到国内手机专利的半壁江山。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款非常知名的智能手机。这个手机在海外叫bde,在国内叫880。这款手机就有两项核心专利支持,去年在欧洲上市受到热捧,在欧洲各国全面开花。回国发售也卖出了800万支,可以说给中兴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
陈贵良非常真诚的鼓掌祝贺。
因为史总说的那两项专利,鸿蒙手机就采用了其中一项。
当然,也给中兴付了专利费。
第二位颁奖嘉宾,是科协副主席邓院士。
前面的李局长代表航空领域发言,邓院士自然是代表科研领域发言。
他介绍了今年的中国科研现状,尤其是中国的科研投入,超过日本排在全球第二,立即获得全场的掌声。
主持人芮成刚道:“说到第二呢,有请邓院士为我们宣读今晚的第二位获奖者。”
邓院士拆信读道:“获得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奖的是……字节跳动和游戏科学董事长陈贵良先生!”
一阵掌声当中,芮成刚说:“好,我们来看陈贵良先生的短片。”
画面是一个山村,鬼知道在哪个农村拍的。
画外音响起:“他出生在川南农村,是一个留守儿童。”
随即出现陈贵良的采访画面:“当时的乡村教育状况不好,读书无用论充斥校园。我们那届初中,拢共80多个学生,只有我考上了重点高中。另外有不到十个人读普通高中,其余的初中毕业就去打工了。”
画面又变成不知道哪所高中校园:“农村孩子第一次到县城,他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并且陷入长久的迷茫状态。”
又是陈贵良的采访画面:“县城学生讨论的东西,我都不怎么懂,甚至闻所未闻。什么HTO、高耀太、周杰伦……真的,我当时不知道谁是周杰伦。他们穿的衣服也更好,我的衣服还有补丁。特别羞耻,不好意思穿出去。我天天穿校服,但校服只有一套,总有换下来的时候。我个子长得也快,校服裤子在高二就不合身了。”
“当时自傲又自卑,喜欢替人出头彰显存在感,又自卑到天天躲在宿舍看杂书。成绩下滑得很快。”
画面随即变成北大校园:“他报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篇雄文惊艳四座,获得各大名校争抢,最终他选择了北大。”
陈贵良说道:“当时算特招吧,但也有基本要求,必须过一本线才能录取。这条件还被淘汰就太丢脸了,我就疯狂的复习,结果从摸底考试的二本成绩,高考居然超过了北大投档线。”
画面变成北大科技园孵化中心:“当同学还在考虑加入哪个校园社团时,他却选择了创业。”
陈贵良说道:“我一直很穷,忽然有了稿费和考上北大的奖金。加起来总数有十万左右,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花出去,于是就开了两家公司。”
画面变成公司和美国的交易所:“数年时间,他的两家公司,一家在美国市值百亿美元,另一家公司占中国网游市场份额第一!”
陈贵良说:“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我的商业理念跟交朋友一样,真心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你对朋友好,朋友才对你好。你对用户好,用户才会选择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字节IPO,我的哑巴英语一直很烂。为了IPO路演,我从听不懂英文歌,苦练一年能跟美国佬当面交流。当时处于经济危机爆发前夜,上市环境非常不好。包括我在内,我们整个团队压力都特别大。上市以后很快就破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