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武痴,我无敌于隋唐 > 第462章 赏赐

第462章 赏赐(2/2)

目录

没等他想明白,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这让他心中一慌,不知是什么情况。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老吴小心翼翼走上前去,他方才打开门,便看见外面蜂拥的人群。

而在最前方,分明是穿着禁军服侍的士卒,其中护送着一位官员。

这般场景,让老吴有些茫然,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因为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所改进的曲辕犁,竟然能够获得单进如此重视。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普通的耕犁而已,是他看邻里乡亲耕种不易,随手打造之物。

要知道他只是一名工匠,就算现在朝廷取消了工匠的贱籍,让他们的身份和寻常百姓无异,可说到底也只是个普通人。

不等他开口,前方来传旨的官员就先问道:

“阁下就是吴老二?”

听到自己的名字,老吴连忙点了点头像,他这样的平头百姓,自然不敢和官府作对,不管发生了什么,他也只能老实应对。

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这官员脸上笑容更甚,他取出圣旨说道:

“吴老二听旨,陛下夸奖,你的曲辕犁对我华夏耕种有着莫大效果。

若天下百姓皆能用上此耕犁,不仅耕种更加轻松,就连收成也能多上几成,如此耕犁,真乃奇功一件。

现赏赐白银千两,另在三日内,前往工程院参加考核。”

听着官员的话语,吴老二只觉得自己仿佛在梦中,张大的嘴巴完全合不上了。

也不知过去多久,前方官员这才出言提醒道:

“吴老二还不接旨?”

这时候,他终于回过神来,他颤颤巍巍的接过圣旨,又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这……这是真的吗?”

不止是前方的官员,围观众人纷纷出言附和道:

“吴老二,这自然是真的,你看看手中的圣旨,还能做假不成?”

也有人感慨万千的说道:

“此人运气当真不错,陛下对工程院如此重视,让他得了这天大的便宜,从此之后,这吴老二算是一步登天了。”

方才圣旨之中,单进已经表示出对吴老二的看重,并且对曲辕犁多加赞赏。

这些话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相较于如今吴老二破败的屋舍,说一句一步登天,毫不过分。

众人纷纷附和,感慨万千,只可惜受到单进赞赏的不是他们。

在得到确切答案之后,吴老二惊喜无比,他完全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便是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说道:

“草民叩谢谢陛下,陛下厚恩,草民无以为报。”

这是吴老二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他改进的耕犁,竟然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他家庭的命运。

就算他不能通过考核,在工程院任职,就凭朝廷赏赐的一千两白银,他都能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是单进带来的,这种时候他不感谢单进,又能感谢谁呢?

这官员倒是没有说太多废话,便是安抚了一番,提醒吴老二要准时前往大兴城参加工程院考核,此事至关重要。

因为如今工程院,尚未正式招收一位工匠,如果吴老二当真能够通过考核,那他将会成为工程院中第一位工匠官员。

要知道,单进之前已经说过了。

工程院中职位,和朝堂官员一般无二。哪怕是那些读书人,也不敢轻慢半分。

因为他们胆敢小瞧工程院,便是与单进为敌,有辱朝廷威严,不说吃不了兜着走,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些话吴老二都牢记在心,他当然不敢怠慢,便是郑重其事的说道: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准时赶到。”

在将朝廷的赏赐送到之后,那官员和士卒便是告辞离开了。

那些凑过来看热闹的百姓,又观望了一会儿,也是各自散去,如今吴老二得到朝廷关注,得了一笔横财,自然无人敢打主意。

如果他们胆敢肆意妄为,这件事情传到单进耳中。那他们可真是自寻死路,到时候再后悔,可就为时晚矣。

这在众人陆续散去之后,村里人也是赶了过来。

王婶脸上满是笑容,她看着吴老二说道:

“老吴啊,你看我之前就说了。陛下如此重视工程院,你肯定要去试试,现在你得了陛下赏赐,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王婶之所以提点吴老二,并非贪图利益,毕竟谁也想不到,吴老二真的能够获得单进赏识,飞黄腾达。

众人纷纷附和,一个劲的恭喜吴老二。

吴老二沧桑的脸上,同样被笑容堆满了。曾经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终究是发生在他身上。

但他并未完全丧失理智,他忽然意识到,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得意忘形。

又是一番寒暄之后,将邻里乡亲送走,吴老二便是回身,告知自己的家人,让他们最近这段时间,千万要低调。

而这一晚,注定是吴老二的难眠之夜,他翻来覆去,却始终难以入眠。

毕竟一个普通人突然拥有如此横财,确实会难以接受。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也是难以避免的。

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吴老二身上,毕竟除了吴老二之外,还有其他的工匠,也获得了朝廷的赏赐。

只是少了一个进入工程院的机会罢了。

毫无疑问,当其他的工匠听说此等的事迹,必然会心生向往。如果他们也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那真是虽死无悔。

这个消息甚至不需要单进主动传播,无数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他们口耳相传,效率比起华夏报来,也是不遑多让。

越来越多的人都知晓了此事,他们感慨不已,心中也多了几分期许,他们也想走上这条路,取得更高的成就。

甚至于,有一部分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都萌生出换行的想法。

没办法,科举竞争太过激烈了,换个方向试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