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 > 第1034章 满院晴光

第1034章 满院晴光(2/2)

目录

“新麦面发好了没?”何大清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老人已经站起身,拍了拍围裙上的豆角末,“该蒸馒头了,让孩子们尝尝鲜。”

“早发好了!”周铁山提着个面盆从屋里出来,面团发得鼓鼓的,透着股麦香,“我加了点酒酿,蒸出来带点甜,孩子们准爱吃。”

院里顿时忙了起来。何大清负责揉面,面团在他手里像活了似的,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周铁山往蒸笼里铺屉布,动作麻利得不像个老人;秦淮茹烧火,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轻响;张大爷把鸟笼挂在屋檐下,凑过来给何大清递碱面:“少放点子,不然发苦。”

小当和槐花也没闲着,搬来小板凳坐在灶房门口,给大人们递柴火,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叶辰则被何大清指派去摘槐花,说是要掺在面里蒸花卷,“香得能馋哭孩子”。

他站在槐树下,伸手就能够到一串串白花,花瓣上的露珠滴在胳膊上,凉丝丝的。抬头望去,满树的槐花像堆了雪,阳光透过花间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子。远处传来卖冰棍的吆喝声,混着院里的说笑声、灶膛的柴火声、孩子们的歌声,还有隐隐约约的竹篾碰撞声,热闹得像场盛宴。

“叶叔叔,馒头快熟了没?”槐花仰着小脸问,鼻尖上沾着点灰,像只小花猫。

“快了,你听,蒸笼都冒白汽了。”叶辰指着灶房门口飘出的白烟,那白烟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蓝,像条柔软的带子。

果然,没过一会儿,何大清就喊:“第一笼熟了!”

大家围过去,蒸笼一打开,麦香混着槐花的甜气“轰”地涌出来,烫得人直缩脖子,却舍不得后退。雪白的馒头胖乎乎的,花卷上嵌着点点白花,看着就让人欢喜。何大清拿起一个递到叶辰手里:“快尝尝,看有当年你娘蒸的那味儿不?”

叶辰咬了一大口,新麦的清甜混着槐花的香在嘴里化开,热乎气从喉咙一直暖到肚子里。他想起小时候,娘总在麦收后蒸新麦馒头,也是这样暄软,这样香甜,只是那时候的日子紧,一个馒头要分着吃,不像现在,管够。

“好吃!”他含糊地说,嘴角沾着点面屑,引得孩子们直笑。

许大茂不知什么时候也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个编了一半的竹篮。何大清给他递了个花卷:“尝尝,你也出力了。”

许大茂接过来,手有点抖,咬了一小口,眼睛忽然亮了,又咬了一大口,嘴里塞得满满的,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

阳光越发明媚,照得院里的一切都泛着光。蒸好的馒头在竹篮里堆成小山,白胖胖的,像堆小月亮;孩子们捧着馒头,蹲在槐树下吃得欢,脸上沾着面屑,像长了白胡子;何大清和周铁山坐在石凳上,慢悠悠地喝着茶,聊着当年在饭庄的趣事;秦淮茹把晾好的床单收起来,叠得整整齐齐,边角都对齐了;张大爷的画眉叫得正欢,像是在唱赞歌。

叶辰靠在槐树上,手里捏着半个花卷,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是难过,是那种被太多暖意填满后,反而说不出话的怔忡。他想起系统,想起那些技术提示、情绪值,可此刻,那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阳光正好,槐花正香,馒头正热,身边的人正笑着。重要的是,他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感觉到嘴里的甜,感觉到这满院的晴光落在身上,暖得让人想眯起眼睛。

这大概就是快乐吧。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一天,有吃有喝,有笑有闹,有街坊们围在一起的热乎气,像这新麦馒头,朴实,却扎实得让人安心。

蝉鸣还在继续,可听着不再像碎玻璃,倒像给这热闹的院子,加了段轻快的背景音。叶辰咬了口花卷,甜丝丝的味道漫开来,他忍不住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