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岭南郡的人贩子?(2/2)
这想法,听着就忒邪乎。
看他依旧愁眉不展,林胡宽慰道:
“李大人,放宽心,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咱来这岭南郡广大府,满打满算还没一个月呢,就摸出这么多门道。”
“后头慢慢查,这案子准能水落石出。”
彭志也跟着嚷嚷:“可不咋地!咱现在都知道背后捣鬼的是谁了,铁定是杨家那帮龟孙!”
“找不着证据怕啥?实在不行,咱就……嗯,想法子‘弄’点凭证嘛!”
“反正掀翻杨家就完事儿了,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张世平在一旁直翻白眼,小声嘀咕:
“福生无量,祖师爷保佑,亏得这等夯货没入我三清门墙,万幸万幸!”
彭志耳朵贼尖,立马冲着张世平的方向,双手合十,有模有样地作揖:
“福生无量!三清祖师在上,弟子彭志给您三位请安喽!”
气得张世平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李正峰摆摆手:“都消停点,案子还没定论,咱们脚底下的路还长着呢,都打起精神来,别出纰漏。”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
“那个杨班……未必信得过。他究竟是不是武大人安插进来的眼线,还两说呢。”
办的案子多了,见的人、鬼、妖、魔也多了,他对这人心,是越发敬畏。
除了张世平、林胡、陈笑和彭志这三个半自己人,其他的,他一个都信不过!
把府城这边的事儿草草拾掇了一下,李正峰又带着人跑了一趟北门寺。
寺庙里风平浪静,可惜那位海外来的高僧云游传法去了,缘悭一面。
李正峰只好先去找剑。
岭南郡尚武,号称“武岭南”,男子佩刀带剑是常事,找把见过血的剑不难,城里多的是:
杨家子弟自诩侠义,常干些“惩奸除恶”的勾当,什么山贼、流寇、采花大盗,隔三差五就要去“清理门户”。
但李正峰不想承他们人情。
自己掏钱买了把利剑,准备亲自去“替天行道”。
他问林胡:“林爷,你不是自封市井之王、街头霸主么?给我寻个能‘替天行道’、砍砍恶人的活儿。”
林胡乐了:“哎哟我的李大人,您啥时候变得这么虎气了?砍妖鬼您眼都不眨,砍人?我看悬!”
李正峰嗤笑:“我又不是没砍过。少废话,找个机会,咱们去‘行侠仗义’!”
这时,一个绰号“浓眉”的力士凑上前来:“李大人您要行侠仗义?那……卑职多嘴了。”
“说。”
浓眉道:“我邻居家兄弟丢了个娃儿,才两岁半的男娃。”
“卑职打听过,是被个装得菩萨样的老虔婆,用裹蜜饯的山楂果和小玩意儿给诓骗走的!”
“卑职琢磨着,怕是城外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进城了!专挑不懂事的奶娃子下手!”
听到这话,郑雅婷赶紧跑出门,一把搂紧夜光,回来紧张地问:“岭南郡也有人贩子的?”
夜光挣扎着喊:“洞洞!洞洞!”
郑雅婷吓唬他:“你消停点!没听说城里来了拐小娃儿的恶人吗?当心把你拐去卖了,再也见不着娘!”
李正峰对人贩子深恶痛绝,一拍手中利剑,寒声道:“就查这案子!拿这伙人贩子的狗头祭剑!”
浓眉一听,喜上眉梢:“好嘞!李大人您随我来!”
丢了孩子那家住在广大府城南。
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到,那家愁云惨淡,一个老妇人抱着顶破帽抹眼泪,旁边几个婆子有的劝慰,有的咒骂。
浓眉进门就喊:“三姑婆!三姑婆!快出来!我把咱们玄镜司的千户大人请来了!他答应帮咱找阿旺!”
屋里呼啦啦涌出五六个老妇人。
三姑婆一见李正峰等人,“扑通”就跪下了,哭天抢地:
“玄镜司的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开恩啊!救救我家阿旺吧!大老爷,我给您供长生牌位,求求您救救阿旺呀!”
其他婆子也纷纷跪下磕头,口称“救苦救难大官人”。
扶着三姑婆的一个老妇人哀声道:“大老爷千万要找到阿旺啊!他是我这老姐妹的命根子!”
“找不回阿旺,她真能一根绳吊死在房梁上啊!”
说着自己也落下泪来,引得三姑婆哭得更凶,捶胸顿足。
浓眉低声对李正峰说:“这婆子叫油婆子,以前外孙女也被人拐了,卖进了不知哪里的暗门子窑窟,她老伴就是为这事儿急火攻心,一根绳子上了吊,可怜人。”
李正峰扶起她们:“闲话少叙,时间紧迫。把你们知道的情况、孩子的生辰八字、贴身衣物、常玩的物件,都拿出来。”
老妇人抹着泪,语无伦次:“阿旺两岁半,会跑了,有这么高……圆脸蛋……长了些麻子……都怪我啊!都怪我!挨千刀的老婆子!”
“前儿我带他去城隍庙外头抢喜馒头,那人山人海挤得前胸贴后背,鞋都差点踩掉一只!”
“我说阿旺你乖乖等着,奶奶去抢……抢几个就回来……就一会儿……”
林胡听得不耐烦想打断,李正峰沉着地摇头,示意她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