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金陵烬未央卷 > 第312章 诗会风波引旧怨

第312章 诗会风波引旧怨(2/2)

目录

接下来的几日,荣国府上下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忙着准备宝玉和黛玉的婚事。贾母让人请来京城最好的裁缝,为两人量身定做婚服;王夫人则忙着挑选聘礼,金银珠宝、绸缎布匹堆了满满一屋;贾政则去拜访亲友,告知他们宝玉的婚事。宝玉和黛玉则时常躲在潇湘馆,一起商议婚事的细节,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这日,宝玉正在潇湘馆给黛玉看他挑选的婚书样式,茗烟匆匆跑来:“二爷,姑娘,甄世伯派人来了,说有重要消息要禀报!”两人连忙起身,只见甄府的周管家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宝二爷,林姑娘,恭喜二位!我家老爷在金陵查到了赵尚书余党的下落,已经将他们全部抓获,还搜到了他们意图谋反的证据!”

宝玉和黛玉都十分高兴,黛玉问道:“甄世伯可有说何时来京城?”周管家回道:“老爷说等处理完金陵的事务,就会来京城拜访,顺便参加二位的婚礼。另外,老爷还让我给二位带来了一份贺礼,说是当年林大人收藏的一幅《寒江独钓图》,希望二位喜欢。”

接过周管家递来的画卷,黛玉打开一看,果然是父亲当年最珍爱的那幅画,画上的渔翁独坐江边,意境悠远。黛玉眼眶泛红,轻声道:“替我谢谢甄世伯,这份礼物我很喜欢。”周管家连忙道:“姑娘客气了,这都是老爷应该做的。”

送走周管家后,宝玉看着黛玉手中的画卷,笑道:“甄世伯真是有心了。等他来京城,咱们一定要好好招待他。”黛玉点头,将画卷小心翼翼地收好:“是啊,甄世伯不仅帮了咱们很多,还一直惦记着咱们的婚事,这份恩情,咱们一定要记在心里。”

当晚,潇湘馆的灯火亮到很晚。黛玉坐在窗前,抚摸着父亲的画卷,心中满是感慨。从孤苦无依的孤女,到即将成为宝玉妻子的荣国府二奶奶,这一路走来,多亏了贾母的疼爱、宝玉的陪伴,还有甄世伯等人的帮助。宝玉走进来,递给她一盏莲子羹:“别想太多了,以后有我在,定会让你幸福的。”黛玉靠在他的肩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温馨而美好。宝玉轻轻吻了吻黛玉的额头:“林妹妹,等咱们成亲后,我带你去江南,去看看你父亲当年为官的地方,去栖霞山看看咱们曾经留下的足迹。”黛玉点头,眼中满是憧憬:“好,我都听你的。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好。”

就在两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时,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茗烟匆匆跑来:“二爷,姑娘,不好了!京城里突然出现了许多关于咱们的谣言,说咱们的婚事是靠巴结元妃娘娘才成的,还说林姑娘是为了贪图荣国府的富贵才嫁给您的!”宝玉和黛玉脸色都变了,心中刚升起的喜悦瞬间被乌云笼罩。看来,即使赵尚书倒台了,他们的路也依旧不平坦。

第五折谣言四起扰人心

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有人说黛玉是靠着讨好元妃才得以嫁入荣国府,有人说宝玉是因为无能才需要靠联姻巩固地位,更有甚者,说荣国府之所以能扳倒赵尚书,是靠了不正当的手段。这些谣言越传越离谱,很快就传到了荣国府众人的耳中。

贾母气得浑身发抖,坐在荣庆堂里骂道:“不知是哪个黑心肝的在背后造谣!我们家宝玉和林丫头清清白白,哪点配不上对方?真是气死我了!”王夫人也皱着眉头:“这些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怕是有人故意散播的,想破坏宝玉和林丫头的婚事。”

贾政面色凝重:“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这些谣言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怕是会影响咱们荣国府的声誉。必须尽快查清是谁在背后捣鬼,澄清谣言。”宝玉急道:“父亲,我这就带人去街上打探,看看是谁在散播谣言!”黛玉却拉住他:“不可,你这样贸然出去,反而会让人觉得谣言是真的。咱们得先冷静下来,分析一下是谁最有可能散播这些谣言。”

众人都看向黛玉,黛玉沉思道:“赵尚书虽然倒台了,但他的余党还在,他们肯定不甘心失败,想通过破坏咱们的婚事来报复荣国府。另外,一些嫉妒咱们荣国府的官员,也有可能趁机散播谣言,败坏咱们的名声。”贾政点头:“林丫头说得有道理。咱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暗中调查,找出散播谣言的人。”

当下议定,贾琏负责调查赵尚书的余党,看看他们近期有什么异动;宝玉则借着参加文人聚会的名义,打探京中官员的动向;黛玉则留在府中,安抚下人,防止谣言在府内扩散,同时留意府外的动静。

安排妥当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贾琏让人乔装改扮,在京城各处打探赵尚书余党的消息;宝玉则去了常去的酒楼,那里常有文人墨客聚集,消息灵通。黛玉则召集府里的下人,严厉告诫道:“外面的谣言都是无稽之谈,谁也不许在府里议论,若是被我发现,定从重处罚!”下人们连忙应下,府内的秩序很快稳定下来。

这日,宝玉从外面回来,神色有些凝重:“林妹妹,我打探到一些消息。最近有个叫钱启的秀才,一直在街上散播咱们的谣言,说他是听赵尚书的门生说的。这个钱启,以前经常出入赵府,定是赵尚书的余党。”黛玉点头:“看来确实是赵尚书的余党在搞鬼。咱们得想办法让这个钱启承认谣言是他散播的,还要让他说出背后指使的人。”

贾琏这时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我也查到了,钱启最近和赵尚书的管家走得很近,两人经常在城西的茶馆见面。咱们可以在茶馆设下埋伏,抓住他们的把柄。”宝玉道:“好!今晚咱们就行动,一定要让他们如实招供!”

当晚,月黑风高,宝玉和贾琏带着几名护院,乔装改扮后埋伏在城西的茶馆附近。三更时分,果然见钱启和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男子走进茶馆,正是赵尚书的管家。两人坐下后,低声交谈起来,钱启问道:“管家,那些谣言已经传开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管家笑道:“做得好!再过几日,咱们再散播些荣国府贪腐的谣言,定能让他们身败名裂。到时候,大人就能平反了。”

钱启又道:“可是荣国府现在势头正盛,还有忠顺王爷撑腰,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惹祸上身?”管家冷哼一声:“怕什么?大人在朝中还有不少亲信,只要咱们能搞垮荣国府,大人很快就能出来。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躲在暗处的宝玉和贾琏听得清清楚楚,贾琏使了个眼色,护院们立刻冲上前,将钱启和管家团团围住。“你们是谁?想干什么?”管家惊慌失措地喊道。宝玉走上前,冷声道:“你们散播谣言,诬陷荣国府,还想为赵尚书平反,真是好大的胆子!”

钱启和管家见事情败露,吓得魂飞魄散,想要逃跑,却被护院们死死按住。贾琏让人将他们捆起来,带回荣国府审讯。回到府中,贾政早已等候多时,见到人被抓来,立刻让人严刑逼供。在酷刑之下,钱启和管家很快就招供了,承认是受赵尚书余党指使,散播谣言破坏宝玉和黛玉的婚事,意图败坏荣国府的名声。

拿到供词后,贾政连夜让人将供词和人犯送到御史台。御史台的官员见证据确凿,立刻下令抓捕赵尚书的余党。次日清晨,京城里便传来消息,赵尚书的余党全部落网,散播谣言的钱启被杖责五十,流放边疆。

谣言的源头被查清,荣国府立刻让人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澄清谣言,说明事情的真相。百姓们得知是赵尚书的余党在搞鬼,纷纷谴责他们的恶行,对荣国府的误会也随之化解。荣国府上下一片欢腾,贾母笑着道:“这下好了,谣言终于澄清了,宝玉和林丫头的婚事也能顺利进行了。”

宝玉和黛玉松了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黛玉道:“虽然这次的危机化解了,但赵尚书的余党还有不少漏网之鱼,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婚事筹备期间,更要多加小心,别让他们有机可乘。”贾政点头:“林丫头说得对。我会让人加强府里的安保,同时留意京里的动静,确保婚事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日子,荣国府继续筹备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府里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贾母让人请来京城最好的戏班,准备在婚礼当天演出;王夫人则忙着给亲友发送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婚礼;宝玉和黛玉则忙着挑选婚礼上穿的衣物和首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日,黛玉正在潇湘馆试穿婚服,那是一件大红撒花软缎旗袍,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纹样,显得雍容华贵。紫鹃在一旁赞道:“姑娘穿上这件婚服,真是太美了,比仙女还要好看。”黛玉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带着红晕,心中满是期待。

宝玉走进来,看到黛玉穿着婚服的模样,眼睛都看直了:“林妹妹,你真是太美了。”黛玉害羞地低下头:“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宝玉走上前,握住她的手:“在我心里,你就是最美的。等咱们成亲后,我定会好好待你,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黛玉点头,靠在他的肩上,眼中满是幸福的泪水。就在这时,茗烟匆匆跑来:“二爷,姑娘,好消息!甄世伯到京城了,现在正在府门口呢!”两人连忙起身,跟着茗烟往府门口跑去。远远就见甄府老爷穿着一身青色官服,站在府门口,脸上带着笑容。

“甄世伯!”宝玉和黛玉连忙上前见礼。甄府老爷笑着道:“恭喜二位!我特意赶在婚礼前来京城,就是为了参加你们的婚礼。”贾母和贾政也连忙出来迎接,将甄府老爷请进府中。来到荣庆堂,甄府老爷递上一份贺礼:“这是我特意为二位准备的贺礼,一对羊脂白玉手镯,希望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宝玉和黛玉连忙道谢,收下了贺礼。贾母笑着道:“甄兄能来,真是太好了。你一路上辛苦了,先好好歇息几日,婚礼当天,还要请你多帮忙呢。”甄府老爷连忙道:“老太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当晚,荣国府设宴招待甄府老爷,席间,众人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甄府老爷说起金陵的近况,还有他查到的赵尚书余党的消息,宝玉和黛玉听得十分认真。宴席结束后,宝玉和黛玉送甄府老爷回客房,甄府老爷特意叮嘱道:“虽然赵尚书的余党大部分都被抓了,但还有些漏网之鱼,婚礼当天人多眼杂,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别让他们趁机作乱。”

宝玉和黛玉点头道:“甄世伯放心,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安保,定会确保婚礼顺利进行。”回到潇湘馆,宝玉看着黛玉,轻声道:“有甄世伯在,咱们更放心了。等婚礼结束后,咱们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黛玉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温馨而美好,他们都在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婚礼,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第六折婚礼前夕生变数

距离宝玉和黛玉的婚礼还有三日,荣国府上下一片忙碌。丫鬟仆妇们穿梭于各个院落,挂红灯笼、贴红喜字,将府里装点得喜气洋洋。贾母坐在荣庆堂里,指挥着下人布置新房,脸上满是笑容;王夫人则忙着核对宾客名单,确保没有遗漏;贾政则去了翰林院,向同僚们告别,准备在婚礼后请假几日。

宝玉和黛玉则在潇湘馆里,由裁缝最后确认婚服的尺寸。黛玉穿着那件大红撒花软缎旗袍,裙摆上的龙凤纹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宝玉穿着一身大红锦袍,腰间系着赤金玉带,显得格外英武。两人并肩站在镜前,真是一对璧人,连裁缝都忍不住称赞:“二爷和姑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穿上这婚服,更是般配极了。”

宝玉握住黛玉的手,眼中满是爱意:“林妹妹,再过三日,你就是我的妻子了。”黛玉脸上带着红晕,轻轻点头:“嗯,我会好好做你的妻子,好好孝敬老太太和老爷太太。”紫鹃在一旁笑道:“姑娘和二爷真是太恩爱了,以后定会幸福美满的。”

正说着,贾琏匆匆跑来,脸色有些苍白:“宝玉,林妹妹,不好了!甄世伯出事了!”两人心中一惊,连忙问道:“甄世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贾琏喘着气道:“刚才接到消息,甄世伯在回客房的路上,被人打晕掳走了!现场只留下了一张字条!”

“什么?”宝玉和黛玉都惊呆了,连忙跟着贾琏往甄世伯的客房跑去。来到客房门口,只见地上散落着一些杂物,显然发生过打斗。贾政和贾母也已经赶到,贾母脸色惨白,扶着柱子道:“这可怎么办?甄兄好心来参加婚礼,却出了这种事!”

贾政捡起地上的字条,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字:“想要甄世伯活命,就拿《金陵志》来换。三日后午时,栖霞山落星岩,不许报警,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宝玉看着字条,怒声道:“又是赵尚书的余党!他们竟然敢绑架甄世伯,真是太嚣张了!”

黛玉心中一紧:“《金陵志》还在甄府的密室里,他们怎么知道《金陵志》在咱们手上?而且栖霞山远在金陵,三日内根本赶不过去!他们分明是故意刁难咱们!”贾琏道:“说不定他们是想借此破坏婚礼,让咱们顾此失彼。”

贾母急得直哭:“这可怎么办?甄兄是为了咱们才遭难的,咱们不能不管他。可是宝玉和林丫头的婚礼就在三日后,这可如何是好啊?”贾政沉声道:“母亲莫慌,咱们先冷静下来。甄兄不能不救,婚礼也不能推迟,毕竟已经通知了所有亲友,还请了元妃娘娘前来观礼。”

宝玉道:“父亲说得对。我和林妹妹留下筹备婚礼,稳住局面,琏二哥,你带着人手立刻赶往金陵,去甄府取出《金陵志》,然后去栖霞山救人。”贾琏点头:“好!我这就动身,一定尽快救回甄世伯。”黛玉道:“琏二哥,路上一定要小心,那些人狡猾得很,说不定会设下埋伏。另外,让人通知金陵的按察使府,让他们暗中相助。”

贾琏领命,立刻去准备车马和人手。看着贾琏匆匆离去的背影,宝玉心中十分焦急:“希望琏二哥能顺利救回甄世伯。”黛玉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别担心,琏二哥经验丰富,又有按察使府相助,定会没事的。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心神,好好筹备婚礼,不能让那些人看出破绽。”

接下来的几日,宝玉和黛玉强打精神,继续筹备婚礼。他们按照原计划试穿婚服、核对宾客名单,脸上尽量露出笑容,不让人看出异样。但两人心中都十分焦急,时刻惦记着甄世伯的安危,夜里常常辗转难眠。

婚礼前一日,贾琏终于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已经顺利抵达金陵,取出了《金陵志》,正准备前往栖霞山与绑匪交涉,还说按察使府的李通判已经带人在栖霞山附近埋伏,随时准备接应。宝玉和黛玉松了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当晚,荣国府举行了送嫁宴,府里张灯结彩,宾客满堂。宝玉穿着大红锦袍,穿梭于宾客之间,敬酒应酬,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黛玉则坐在贾母身边,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只是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忧虑。

宴席进行到一半,茗烟匆匆跑来,在宝玉耳边低语了几句。宝玉脸色一变,连忙跟着茗烟往书房走去。黛玉心中一紧,也悄悄跟了过去。来到书房,只见贾琏派来的人正焦急地等候,见到宝玉便急道:“二爷,不好了!琏二爷在栖霞山被绑匪埋伏了,李通判带人赶到时,琏二爷已经被掳走了,甄世伯也不见了踪影!绑匪留下字条,说要您亲自带着《金陵志》去金陵换人!”

“什么?”宝玉惊得后退一步,“琏二哥也被掳走了?这可怎么办?”黛玉走进来,脸色也十分苍白:“那些人真是太狠毒了!他们就是想让你亲自去金陵,然后趁机除掉你!”宝玉握紧拳头:“无论如何,我都要去救琏二哥和甄世伯!明天的婚礼……”

黛玉打断他:“婚礼不能推迟!元妃娘娘和众多亲友都会来,若是推迟,定会引起怀疑,到时候那些人更会肆无忌惮。这样吧,明天我代替你举行婚礼,稳住局面,你悄悄赶往金陵救人。”宝玉连忙反对:“不行!婚礼这么重要,没有新郎怎么行?而且你一个人主持婚礼,定会被人看出破绽。”

黛玉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可以让人找个和你身形相似的小厮,穿上你的婚服,蒙着脸代替你拜堂,等你救回人回来,再向大家解释。放心吧,有老太太和父亲在,定能稳住局面。”贾母和贾政这时也走了进来,贾母含泪道:“宝玉,林丫头说得对,你快去救琏儿和甄兄,这里有我们顶着。一定要小心,早点回来。”

贾政点头道:“宝玉,你带上茗烟和几名得力的护院,快马加鞭赶往金陵。记住,一定要先确保琏儿和甄世伯的安全,《金陵志》固然重要,但人命更重要。若是遇到危险,立刻联系当地官府和忠顺王爷在金陵的亲信。”

宝玉知道事不宜迟,连忙点头:“父亲、母亲,你们多保重,我一定会救回琏二哥和甄世伯,尽快回来!”他紧紧握住黛玉的手,眼中满是不舍:“林妹妹,这里就拜托你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黛玉含泪点头:“你放心去吧,我会等你回来。一定要小心,我和大家都在等你。”

当晚,宝玉换上便装,带着茗烟和几名护院,悄悄离开了荣国府,快马加鞭赶往金陵。看着宝玉离去的背影,黛玉心中满是担忧,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主持好明天的婚礼,为宝玉争取时间。

回到潇湘馆,紫鹃见黛玉脸色苍白,连忙问道:“姑娘,您没事吧?二爷已经走了吗?”黛玉点头,深吸一口气:“紫鹃,明天的婚礼就靠咱们了。你去让人找个和宝玉身形相似的小厮,好好打扮一下,明天代替宝玉拜堂。另外,告诉府里的下人,不许走漏任何消息,谁要是敢乱说,定从重处罚!”

紫鹃连忙应下,转身去安排。黛玉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明月,心中默默祈祷:“宝玉,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着你。”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她身上,显得格外孤单。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为了宝玉,为了荣国府,她必须坚强。

第七折双喜临门终圆满

婚礼当天,荣国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丝毫看不出异样。宾客们陆续到来,纷纷向贾母和贾政道贺,称赞荣国府娶了个好媳妇。黛玉穿着大红婚服,头戴凤冠,坐在潇湘馆里,由紫鹃为她梳妆。她的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心中却焦急万分,时刻惦记着宝玉的安危。

“姑娘,该去拜堂了。”紫鹃轻声道。黛玉深吸一口气,站起身,由丫鬟们搀扶着往正厅走去。正厅里,宾客满堂,贾母和贾政坐在上首,脸上带着笑容,眼神中却藏着一丝忧虑。代替宝玉拜堂的小厮穿着大红锦袍,蒙着脸站在一旁,身形与宝玉颇为相似。

拜堂仪式开始,司仪高声唱道:“一拜天地!”黛玉和小厮一同弯腰行礼。“二拜高堂!”两人又向贾母和贾政行礼。“夫妻对拜!”黛玉看着眼前蒙着脸的小厮,心中满是苦涩,强忍着泪水完成了行礼。宾客们纷纷鼓掌喝彩,没有人察觉到异样。

拜堂结束后,黛玉回到新房,卸下凤冠,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紫鹃端来一碗莲子羹:“姑娘,您一天没吃东西了,快喝点吧。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回来的。”黛玉摇了摇头,没有胃口:“我不饿,你去门口盯着,有任何消息立刻告诉我。”

就在这时,府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茗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狂喜:“姑娘!大喜啊!二爷回来了!琏二爷和甄世伯也救回来了!”黛玉猛地站起身,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忙跟着茗烟往府门口跑去。

远远就见宝玉骑着马,后面跟着贾琏和甄府老爷,三人都有些疲惫,但神色都很轻松。“宝玉!”黛玉连忙跑上前,眼中满是泪水。宝玉翻身下马,一把抱住她:“林妹妹,我回来了!让你担心了。”黛玉靠在他的怀里,放声大哭:“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出事了。”

贾母和贾政也连忙赶来,见到贾琏和甄府老爷平安归来,都松了口气。贾母拉着贾琏的手:“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真是吓死我了。”贾琏笑道:“老太太放心,我没事,多亏了宝玉和李通判,我们才能顺利脱险。”

回到荣庆堂,众人纷纷围上来,询问救人的经过。宝玉笑着道:“我们赶到金陵后,按照绑匪的要求去了栖霞山落星岩。那些绑匪果然设下了埋伏,幸好李通判早已带人在附近埋伏,双方展开了激战。最后,我们不仅救回了琏二哥和甄世伯,还将所有绑匪都抓获了,原来他们是赵尚书最忠心的余党,想为赵尚书报仇。”

甄府老爷也道:“那些绑匪真是狠毒,不仅绑架了我,还想抢夺《金陵志》,销毁罪证。幸好宝玉和贾琏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贾政点头道:“真是太好了!不仅救回了人,还铲除了赵尚书的余党,真是双喜临门!”

正在这时,宫里传来消息,说元妃娘娘驾到。众人连忙出去迎接,元妃走进荣庆堂,见到宝玉和黛玉,笑着道:“恭喜二位新婚大喜!我听说你们不仅顺利举行了婚礼,还救回了甄世伯,真是英勇可嘉。圣上特意让我来赏赐你们,希望你们永结同心,为朝廷效力。”

宝玉和黛玉连忙上前谢恩,元妃又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和绸缎,还特意赏赐了一块“金玉良缘”的匾额,让下人挂在荣国府的正厅。宾客们见状,纷纷上前道贺,荣国府上下一片欢腾。

当晚,荣国府举行了盛大的婚宴,弥补了白天的遗憾。宝玉穿着大红锦袍,黛玉穿着大红婚服,并肩站在宾客面前,接受大家的祝福。宝玉举起酒杯,高声道:“今日能与林妹妹喜结连理,还要感谢各位亲友的祝福与帮助。尤其是甄世伯和琏二哥,更是历经艰险,才能让今日的婚礼圆满。我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宴席上,欢声笑语不断,气氛十分融洽。黛玉看着身边的宝玉,眼中满是幸福的泪水。从金陵到京城,从风雨飘摇到平安顺遂,从孤苦无依到喜结连理,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也充满了爱与温暖。

宴席结束后,宝玉和黛玉回到新房。新房布置得温馨而浪漫,红烛高照,喜字满堂。宝玉握住黛玉的手,轻声道:“林妹妹,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婚礼当天让你独自面对这么多,我真的很愧疚。”黛玉笑着摇头:“没关系,只要你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我们终于在一起了,这就够了。”

宝玉轻轻吻了吻黛玉的额头:“林妹妹,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支持我。以后,我定会好好待你,再也不让你受任何委屈。”黛玉靠在他的肩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嗯,我相信你。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温馨而美好。红烛燃烧着,映得两人的脸庞格外红润。他们知道,虽然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两人同心协力,互相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几日后,甄府老爷辞别荣国府,返回金陵。临走前,他特意叮嘱宝玉和黛玉:“虽然赵尚书的余党已经被铲除,但京城的形势依旧复杂,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宝玉和黛玉点头应下,送甄府老爷出城。

回到府中,宝玉和黛玉开始了新的生活。宝玉时常去翰林院帮贾政整理文献,有时也会参加文人聚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黛玉则在家中打理家务,照顾贾母和王夫人,闲暇时便吟诗作画,日子过得充实而幸福。

这日,宝玉从翰林院回来,兴奋地对黛玉道:“林妹妹,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圣上听说了咱们在金陵和京城的事迹,特意赏赐了咱们一座新的宅院,就在京城的中心地带,环境十分优美。”黛玉眼中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两人连忙去查看新宅院,只见宅院宽敞雅致,有花园、书房、卧室,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种满了荷花。黛玉笑着道:“这里真是太美了,以后咱们可以在花园里赏花作诗,在池塘边赏月谈心。”宝玉点头:“是啊,我还想在花园里种上你最喜欢的竹子,让你就像在潇湘馆一样自在。”

不久后,宝玉和黛玉搬进了新宅院,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日子。贾母和贾政时常来看望他们,元妃也偶尔派人送来赏赐,亲友们也经常来拜访,日子过得热闹而温馨。

夕阳西下,宝玉和黛玉坐在花园的石凳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宝玉握住黛玉的手:“林妹妹,你看,这晚霞多美啊。”黛玉点头,靠在他的肩上:“是啊,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但最终迎来了美好的结局。”

宝玉低头吻了吻黛玉的发顶:“以后,我们会一起看更多的晚霞,一起经历更多的美好。我会永远爱你,生生世世。”黛玉眼中泛起了泪光,轻声道:“我也会永远爱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们知道,这只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着他们。荣国府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