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一月时间,我让婉儿跻身武道巅峰(1/2)
半月时光,弹指而过。
侠孤岛东侧的一片密林里,落叶纷飞,却并非全然是秋意所致。
一道灰影如鬼魅般在林间急速穿梭,手中长剑化作点点寒星,破空之声不绝于耳。那剑招时而大开大阖,气势磅礴,时而刁钻狠辣,诡奇莫测,正是融合了独孤九剑的“总诀式”与“破剑式”之精要。
更为惊人的是那速度,剑随身走,身随心动,葵花真气催谷之下,剑锋过处,竟隐隐带起一道道细微的灼热气浪,将周遭的空气都炙烤得微微扭曲。
中年太监的身影骤然停驻,立于一片被剑气清扫出的空地上。他手中长剑斜指地面,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周身蒸腾着淡淡的白气。
地面上,落叶被无形的气劲卷成一个完美的圆,圆内寸草不沾,唯余道道深刻剑痕。
他缓缓收剑,望着自己的手掌,眼中并无喜色,反而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失落。
“还是不够……”他低声喟叹,声音沙哑,“招式再快,变化再繁,终究落了下乘。无招胜有招,意在剑先……谈何容易。”
他想起半月前,韩牧于这岛上,仅凭观摩剑痕、聆听口诀,便在半日间窥得剑道至境,身融天地,引动万剑齐鸣的异象,那才是真正的武道巅峰。
自己苦练半生,又得此绝世剑法,却依旧隔着一层看不穿、捅不破的窗户纸,天资之别,竟如云泥。
正当他心潮起伏之际,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轻若柳絮般飘落林间空地。前者鹤发童颜,笑容可掬,正是周伯通;后者紫袍磊落,气度沉凝,自然是韩牧。
周伯通甫一落地,便瞪大眼睛,环顾四周那整齐的落叶圈与凌厉剑痕,拍手笑道:“好家伙!你这老太监,把葵花宝典的底子揉进这独孤九剑里,这速度,这狠辣劲儿,剑道之上,你如今怕是难逢敌手了?”
中年太监摇了摇头,脸上挤不出一丝笑容,对韩牧微一躬身,才转向周伯通道:“周真人谬赞了。我剑法确有进益,奈何始终触摸不到那‘无招’之境。比之韩小友当日顿悟剑仙的风采,实在惭愧。”
他言语中带着由衷的叹服,并无半分嫉妒。
韩牧淡然一笑:“武道之途,各有缘法,前辈不必过于执着。水到自然渠成。”
周伯通背着手,蹦跳了两下,接口道:“就是就是,想那么多作甚!咱们在这岛上已经待了半个月了,老顽童我可是待腻了,那劳什子侠客岛,你们究竟何时去闯上一闯?”
此言一出,中年太监神色一正,看向韩牧:“周真人所言极是。韩小友,你我,再加上李慕蝉前辈,三人既已决心前往,不如早日成行。依咱家看,不若这就去问问李前辈的意思?”
周伯通连连点头:“对对对!那老李头正在那边山顶上教他孙女练剑呢!咱们快去问问!”
三人遂不再多言,离开树林,沿着蜿蜒小径,缓步向岛屿最高处的山崖行去。越往上走,山风愈劲,隐隐有剑刃破风之声自崖顶传来,清越激昂。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三人已接近崖顶。无需纵目,已能感受到那凌厉的剑气。互望一眼,三人同时提气,身影如三只大鸟般翩然掠上崖顶平台。
崖顶视野开阔,远处海天一色,蔚为壮观。近处,一道窈窕的白色身影正在练剑,正是李师婉。
她手中长剑舞动如匹练,周身上下被淡青色的剑气环绕,裙裾飞扬,青丝舞动,姿态曼妙中透着凛然剑意。
她所使的,正是家传绝学“青莲剑诀”,剑光点点,时而如青莲绽放,时而如碧波荡漾,显然已得其中三昧。
在崖边一株孤傲的古松之下,一袭灰袍的李慕蝉盘膝而坐,目光如电,紧紧追随着孙女的身影,时而微微颔首,时而眉头轻蹙。
李师婉眼角的余光瞥见韩牧的身影,手中长剑微微一滞,周身剑气稍敛。
她双眉舒展,收剑立定,额间带着细密的汗珠,呼吸略显急促,却难掩脸上那一抹见到韩牧的欣喜,快步向他走来。
韩牧看着她因长时间练功而微微泛红的脸颊,轻声道:“婉儿,真是辛苦了。”
李师婉嫣然一笑,摇了摇头,刚要说话,那边的李慕蝉已然察觉。
他身形未见如何动作,便已如一片枯叶般飘然而起,悄无声息地落在三人面前不远处,灰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
他目光扫过周伯通和中年太监,最后落在韩牧身上,语气平淡无波:“你们三个一起来此,所为何事?”
中年太监上前一步,对着李慕蝉微微抱拳,姿态放得颇低:“李前辈,侠客岛一行,我等心意已决,不知前辈……可已决定何时与我等一同前往?”
李慕蝉闻言,眼皮都未抬一下,直接了当道:“若你二人等不及,又自忖不怕死,大可自行先去。若想等老夫一起,那便还需三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