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千金归来关我什么事31(1/2)
长安从首都载誉归来,短暂休息并完成了在学校的两场讲座后,便迅速回归了实验室的宁静与专注。
实验之余,也会去关注国宝回归的盛况,但对于特效药的生产与合作,却不是事事紧盯着。
发财干完了大事情,雄赳赳气昂昂的回来等着挨夸。
长安给他好一顿夸,又是最厉害的统子,又是最可靠的战友,给发财美的好几天找不着北。
就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长安接到了付教授的电话。
对方说了好些她生活的话,末了才说出了来意,“长安,你要知道,每一项重大的突破之后,不是立刻就能得到诺奖认可的,尤其是医药,需要长期的临床实验和患者反馈,你明白的吧?”
长安的语气里没有丝毫失落,“我明白的,我们的特效药虽然疗效显着,但毕竟问世时间尚短,需要更长时间的临床数据来证明其安全性和长期效果,这是科学应有的态度,我完全理解。”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绿意盎然的校园,“其实,能够这么快应用于临床,挽救那么多患者的生命和家庭,已经是对我和团队最大的褒奖了。”
电话那头的付教授似乎松了口气,语气也轻快了些:“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你还年轻,未来的路长着呢,以你的能力和这份济世之心,更大的认可只是时间问题,学术界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你的贡献。”
奖项只是锦上添花,不要影响后续的心气才好。
许是太多人和副教授一样,担心长安错失医学奖会受打击,于是各种奖励纷沓而至。
冀北医学院被特批升级为综合性重点大学,校园扩大了数倍,短短一个月就拔地而起的长安神经功能修复研究院,也已经具备了当前世界级科研中心的规模。
在庆祝研究院成立的活动上,长安站在新建成的玻璃幕墙大楼前,看着面前朝气蓬勃的校园。
这里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学院,跃升为全球神经医学研究的重镇,其发展速度本身就是一场奇迹。
除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投入和战略布局,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如潮水般涌来,共同助推着这场医学变革。
许多深受长安事迹感动,并看好神经医学巨大潜力的爱心企业,纷纷慷慨解囊。
国内顶尖的医疗设备制造商,捐赠了最新的自动化实验平台,其精度和效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基础研究提供了锐利的眼睛和双手。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则依托自身优势,与研究院共建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助力海量临床数据的分析和新药靶点的快速筛选。
不仅如此,还有数家具有远见卓识的民营企业设立了专项基金,不仅用于支持研究院的日常运营和前沿探索,更设立了以长安为名的创新奖学金,旨在吸引和培养更多有志于医学领域的青年才俊。
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有人都在期待医学领域的再度突破。
长安走出研究中心,看着校园里匆匆忙忙的学生们,发出了岁月静好的感叹,可发财却一反常态的没说话。
当天晚上,长安难得忙里偷闲,谢绝了应酬,回到家里找出一部老电影给发财看,自己则下厨做了顿美食。
吃过饭后,长安又倒了杯酒坐在落地窗后,整间屋子只留了玄关的一盏小灯。
长安:“为什么不开心呢?”
发财扭扭捏捏的不愿意说话。
长安:“怪我太忙了,咱们好久没有说心里话了。”
发财:“才不是呢!”
长安轻笑一声,“那请问我最亲爱的小伙伴,你在忧愁什么呢?”
发财可太吃这套了,“就是觉得替你委屈……”
长安:“委屈什么,都是我自愿的。”
“你要知道,这里也算是我生活过的地方。”
发财:“可是,你已经不是你了啊。”
这话虽然有些绕口,但长安也能明白发财的意思。
早在知道这里有石燕宁之后,长安虽然没有说出来,但偶尔也会在心里偷偷琢磨,既然她来了这里,那多多还会在么。
她刚来的时候是97年,如果真的还有多多,那时也有七岁了。
不知道是看出来她的心思,还是自己也好奇,发财偷偷摸摸的去遇到长安的那个小区找过,没有看到任何熟悉的地方。
后来,就在长安接回来石燕宁,发现自己的木灵根也可以用时,发财就趁机问了她小时候的家在哪里。
长安说了个地址,发财当晚就跑去看了,回来后气的不行。
发财:“长安,那个村子还在,那户人家也在,而且名字都对的上。”
长安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良久才道:“这样也好。”
发财:“好什么?一点都不好!”
“他们家还是有两个孩子,妹妹也叫多多,但是很受宠爱,都八岁了,上学还是当爹的背着去,说是从村头走到村尾太累了。”
“她妈妈和姐姐也很宠着她,一起玩的小孩都羡慕她不用捡姐姐的旧衣服穿,每个月都能买新衣服,凭什么啊!”
在发财看来,如今的多多越受宠爱,就显得当初的长安越可怜。
它不明白,明明长安那么好,怎么会被家里人讨厌到赶出去呢,真是一群坏蛋。
长安听完了发财的话,又是久久不语,“这样也好。”
她再次重复了这句话,这样也好,桥归桥,路归路,各自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至此因果全断,她又是孑然一身。
不,这次的她,不再是漂泊的独行者,还有发财作伴。
当晚的谈话以发财哭得震天响结束,而如今,发财再次提起这个,无非就是想说,长安在特效药上让步了太多。
发财:“那些药,其实都是你自己日夜苦熬研制出来的,挂名的团队跟着沾光就算了,怎么能把钱也分出去呢?”
长安:“话不能这么说,特效药是我研发的,可前期的准备,后期的临床试验等工作也离不开团队啊,要全都是我自己干,得累死。”
发财哼哼,“那公司呢?”
这个公司,指的是由国家主导,国资绝对控股的华夏新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两种特效药的核心原料生产,全球供应协调以及后续可能衍生产品的开发。
这家药厂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生产设备,以及可以绝对信任的质量管理人才,其建立标准和监管严格程度远超国际规范,确保了药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