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兵临城下(1/2)
武沙木罕膝盖重重一磕,声音急促却带着一丝强撑的镇定。
“王上息怒!臣即刻传旨调兵回援!但王城兵力空虚,郑信大军势猛,仅靠回援恐难速解燃眉之急!”
波隆摩阁瞳孔骤缩,沙哑追问:“你有何良策?”
“流言!以流言破流言!”武沙木罕眼中闪过狠厉。
“如今暹罗百姓虽怨怼王上,却未必真心归顺郑信!
臣这就令人散播消息,说郑信早已投效清国,是大清安插在暹罗的奸细!
他此番归来并非为了报冤,而是要借乱夺取王城,将暹罗拱手献给清人!”
武沙木罕语速极快,字字铿锵有力。
“况且,我们手握铁证!披猜麾下不少将领目睹,郑信率清军杀进营中,亲手斩杀披猜将军!
五万精锐之所以一败涂地,核心原因便是他斩杀主帅、令军中无主,才让全军猝不及防、彻底溃散!!”
“还有加入郑信的旧部!”武沙木罕补充道。
“就说他们并非真心追随郑信,而是受其胁迫,或是被清国许诺的高官厚禄诱惑!
臣再令官差沿街宣讲,凡能指证郑信通清者,赏白银百两。
若能斩杀郑信麾下叛兵,可免十年赋税!如此一来,必能动摇郑信军心,让百姓对他心生猜忌!”
波隆摩阁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冀,枯槁的手指紧紧抓住床沿。
“好!就按你说的办!立刻去办!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拦住郑信!
若能退敌,本王封你为亲王!”
“臣遵旨!”武沙木罕躬身领命,转身时袍角翻飞,脚步却毫不迟疑。
殿外,传令兵的马蹄声急促响起,一道道命令飞速传向王城各处,官差们手持铜锣沿街呐喊,“郑信通清卖国”的流言迅速蔓延。
市井间议论纷纷,猜忌与恐慌交织,不少人攥紧了手中农具,对逼近的“叛军”多了几分提防。
然而这股流言浪潮尚未完全发酵,便被另一桩消息骤然打断,清国使者徐幕已抵达王城之外,正是此前出使南掌、见证清军助南掌一统的那位使臣。
虽然沿途不少暹罗百姓因流言与战事,投来敌意满满的目光,徐幕依旧神色坦荡,身着绣着黑龙纹的清国官服,在侍卫护送下大步踏入王宫。
半个时辰后,王城内外彻底沸腾。
徐幕当着波隆摩阁与满朝文武的面,历数暹罗罪状,悍然入侵大清藩属柬埔寨,纵容边军劫掠商队、屠戮华商,更无端出兵干预南掌内政,搅动南洋乱局,种种行径早已触碰底线!
徐幕当场严正提出要求,暹罗需向大清、柬埔寨、南掌三方郑重致歉,赔偿三国及受害华商的各项损失,即刻废除国内苛捐杂税,停止一切穷兵黩武之举,全面清查贪腐官员,抄没赃款专项补偿百姓。
临走前更是撂下狠话,若暹罗拒不照办,天朝大军随时可直捣王城,届时玉石俱焚,休怪大清无情!
徐幕一行人离城后没多久,暹罗民间瞬间炸开了锅。
茶寮里、榕树下、货摊旁,处处是扎堆议论的百姓,对“郑信通清卖国”的猜忌早已被对王宫的怨怼盖过。
“清国要赔偿要道歉?可若不是王上贪心不足,打柬埔寨、惹南掌,怎会引火烧身?”挑着柴担的汉子抹了把汗,粗布褂子满是补丁。
“这些年兵税、田税、过路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家里男丁被抓去当兵,要么战死要么杳无音信,田荒了、粮没了,官员还借着战事搜刮,这日子早熬不下去了!”
街角摆摊的老货郎敲着竹筐叹气。
“咱们要的不过是安稳过日子,可王上眼里只有疆土,官员只想着中饱私囊,收的税银没一文用在百姓身上。
郑信通不通清有啥要紧?这战乱、这苛税、这苦日子,根子全在王上的穷兵黩武和朝堂腐朽啊!”
“……”
随后几日,在大清国安局密探的暗地运作下,舆论渐渐转向。
密探们散入街巷茶寮,一边大肆宣讲波隆摩阁的暴政,痛斥其连年征战耗空国力、纵容贪官搜刮民脂,一边以重金收买乡绅、货郎等话语权者,让他们暗中散播郑信的美名,说他军纪严明、所过不扰百姓,许诺破城后便废苛税、查贪官。
“郑信通清卖国”的旧流言慢慢淡去,民间议论虽仍有分歧,但倾向郑信的声音越来越多。
民心渐有松动之际,郑信大军顺势推进,一路势如破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