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登基为王(2/2)
“此外,全国官署粮仓即刻开放,赈济各地百姓!旧朝贪腐官员的家产,尽数抄没充公,专项补偿受苦子民!”
最后一句落地,广场上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先前的流言蜚语早已烟消云散。不知是谁先振臂高喊。
“郑王万岁!”
紧接着,这呼声如燎原之火般蔓延开来,千万百姓齐声响应。
“郑王万岁!郑王万岁!”的呐喊震彻王城天际,久久回荡。
百姓们热泪盈眶,自发跪倒在地,一遍遍叩拜,口中不停高呼“郑王”。
郑信望着脚下叩拜的子民,缓缓抬手,沉声道。
“诸位子民,起身吧!从今往后,暹罗再无暴君苛政,我必励精图治,让大家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郑王万岁!”欢呼声再次掀起高潮,比之前更为猛烈,成为这座王城迎来新生的最强音。
4443年(1745年)六月六日,晨曦穿透王城的硝烟,洒在巍峨的王宫之上,城内厮杀痕迹已被清理干净,唯有空气中残留的淡淡血腥味,昭示着旧时代的落幕。
郑信身着暹罗王室加冕朝服,在亲卫与披耶节悉等旧臣的簇拥下,缓步踏上王宫大殿的丹陛。
殿内两侧,文武百官肃立,既有主动归顺的前朝贤吏,也有跟随郑信征战的功勋将领,人人神色肃穆,目光中带着对新朝的期许。
披耶节悉率先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启禀郑王!阿瑜陀耶王朝随暴君波隆摩阁伏诛而覆灭,旧制崩塌,民心归向!
朝野上下恳请您登基为王,开创全新纪元!”
话音落下,殿内文武百官齐齐跪倒,齐声高呼。
“恳请郑王登基!恳请郑王登基!”呼声震彻大殿。
郑信立于龙椅之前,抬手示意百官起身,目光沉凝地扫过殿内众人,朗声道。
“诸位同僚,阿瑜陀耶旧朝暴政肆虐,民不聊生,如今已然覆灭,此乃天道昭彰!
今日我应众望登位,绝非为一己之荣,而是要为暹罗子民谋一条生路。
自今日起,立国号为‘暹罗王朝’!这不是某一族的王朝,而是全体暹罗人的王朝,凡我子民,不分族群,皆享安宁之福。”
郑信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
“波隆摩阁虽诛,但暹罗积弊已久,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往后,还需诸位同心同德,辅佐朝政,轻徭薄赋以安民心,整肃吏治以清乱象,休养生息以复国力,让暹罗子民早日远离战乱饥馑,过上安稳日子!”
“臣等遵旨!誓死追随王上,共兴暹罗!”百官再次跪拜,声浪铿锵。
随后,礼官高声唱喏,登基大典正式开启。
鼓乐齐鸣,鞭炮声响彻王宫内外,将喜庆与肃穆交织在一起。
郑信转身,稳步踏上丹陛,缓缓坐上那把见证过旧朝覆灭的龙椅,目光深邃。
阳光透过大殿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仿佛为这位新王镀上一层金色光晕。
登基仪式刚毕,几名亲兵押着数十名五花大绑的官员走进大殿,皆是波隆摩阁时期结党营私、搜刮民脂的贪腐佞臣,罪证确凿。
“启禀王上,此等奸佞昔日助纣为虐,害得民不聊生,今日尽数擒获,请示下处置!”
郑信目光一冷,沉声道:“暴君已诛,奸佞难逃其罪!即刻将他们押往王宫广场,当众宣读罪行,明正典刑!
既以儆效尤,也向天下昭示我新朝清明吏治的决心!”
“遵旨!”亲兵领命,押着佞臣转身离去。
殿内百官见状,无不心生敬畏。
此时,一名斥候匆匆闯入大殿,单膝跪地。
“启禀王上,清国使者徐幕听闻王城易主,已在宫门外求见,声称有要事与王上商议!”
郑信心中了然,沉吟片刻,道:“宣清使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