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 第568章 有人走过?什么意思?

第568章 有人走过?什么意思?(2/2)

目录

于佳佳沉默了片刻,没有拒绝。

她知道,赵工的心里,一直都无法释怀当年的事故。

她接过黏土,转头对身边的工人说道:“每批次浆料,都加入微量‘记忆土’,命名为……‘悔改灰’。”

“悔改灰?”

工人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于佳佳的用意。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消息传开后,老工人们纷纷自发送来自己珍藏的旧砖粉、废铁屑、甚至是当年事故中留下的残骸。

“补地”的仪式感,迅速在工地上蔓延开来。

郑卫东负责现场督导,他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寸步不离。

他是一个务实的技术官僚,信奉数据和标准。

在他看来,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然而,有一天,他却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某段注浆压力曲线,突然出现了异常波动。

“怎么回事?”郑卫东皱着眉头问道。

“不知道,压力忽高忽低,不稳定。”技术人员一脸茫然地回答道。

郑卫东心里一沉

“暂停作业,派人去查!”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姚小波带着几名听障学生,来到现场。

孩子们手抚管道,仔细感受着地下的震动。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

“卡顿。”孩子们用手语比划着,指着管道的某一个位置。

姚小波立刻让人开孔检查。

果然,在地下发现了一根废弃的电缆,阻碍了浆流。

技术组的人顿时羞愧不已,他们用尽了各种仪器,却始终没有发现这根小小的电缆。

郑卫东却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下令将该段重新编号为“t07”,列入“人体校准案例库”。

当晚,他在工程日志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机器测得出压力,测不出绊脚石。”

深秋清晨,最后一处病灶完成封注。

于佳佳带着全体“听地人”……深秋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像是城市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最后一处病灶,宣告完成封注。

于佳佳,这位曾经的咨询所主理人,此刻却像一位凯旋的将军,带领着她的“听地人”——那群靠触觉感知地脉的特殊孩子们,重返锅炉房旧址。

阳光透过梧桐树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于佳佳神情肃穆,从怀中取出一只新陶罐,罐身刻着遒劲有力的五个字:“补天纪元元年”。

她小心翼翼地将陶罐埋入院中那棵饱经风霜的梧桐树下,仿佛埋下了一个崭新的希望。

众人默立片刻,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忽然,整条街的井盖开始接连轻微震动,那声音低沉而富有节奏,像是地下沉睡的巨兽发出的回应,又像是这座城市的心跳声。

赵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梧桐树前,用他那双饱经沧桑的手,在粗糙的树干上刻下了第一道年轮标记。

姚小波仰头望着空中飘落的枯黄梧桐叶,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触感,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他终于明白,这座城市不再追求那种完美无瑕、一尘不染的地基,而是学会了带着伤疤勇敢地走路。

而那些曾经让他无比焦虑的细小修补声,现在听来,却是这座城市依然鲜活地活着的证明。

“佳佳姐,你说…这罐子里装的啥?”姚小波挠了挠头,

于佳佳神秘一笑,并没有回答。

她只是抬头望向远处的天空,那里,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正划破天际,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

“补天纪元元年”的陶罐埋下,转眼过去三天。

于佳佳站在堆满图纸的办公室里,揉了揉眉心,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

她正在调取全市“微创加固工程”的施工日志,密密麻麻的数据在她眼前闪烁,像无数只蚂蚁在爬行。

突然,一个诡异的规律跃入她的眼帘,让她的心跳骤然加速。

凡是使用了“悔改灰”注浆的点位,第二天清晨,地表瓷砖的接缝处,都会出现极其细微的水渍,那些水渍像是蛛网般,无声地向四周扩散开来。

起初,于佳佳以为是渗漏,难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不应该啊,工艺和材料都是顶级的。”

她立刻打电话给姚小波,让他带着热成像设备,对这些出现水渍的区域进行排查。

“佳佳姐,你等我,我这就过去!”

姚小波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架起设备,开始进行扫描。

几分钟后,他拿着热成像图,神色古怪地站在于佳佳面前。

“佳佳姐,这……这有点邪门啊!”

“邪门?怎么说?”于佳佳追问道。

“你看这些湿痕的分布轨迹,跟咱们的管道走向没啥关系,反倒像……像有人走过一样。”

“有人走过?什么意思?”

“我比对了九十年代西郊泵站的巡逻记录,发现这些湿痕的分布轨迹,竟然和当年一个叫张师傅的临时工的值班路线,完全吻合!”

姚小波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于佳佳脑海中的迷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