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711章 费拉教长的根据地之行

第711章 费拉教长的根据地之行(2/2)

目录

回味着当初的紧迫的局势,叶格林继续说着。

“当时这个峡谷就是横在文德镇和主要开垦营地之间的一道天堑,想要通过只能多绕几十里的山路。”

“但当时的我们根本耗不起,这地方不打通咱们就活不下去。”

“我们没得选,只能把命拼上。只有桥通了,东西才能运,人才能活。”

他的话语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沉重:“很多来修桥的人,自己都没指望能活到桥通那天。”

“咱们根据地当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承诺无条件照顾所有来这里的孩子,给他们最温暖的屋子,最好的饭菜。”

“好多当爹妈的,是抱着自己死就死了,娃儿能有个活路的心思,咬着牙跟咱们一起上来了。”

费拉教长听着叶格林的叙述逐渐平息了心底的怒火,他凭着经验判断道:

“这么一座大桥,架在这公高的峡谷上。就算天气好,没个一两年也休想建成。”

“何止一两年?”

叶格林脸上浮现出一种回忆往昔的感慨,“当时没人敢想多久能修好,只觉得是个看不到头的苦役。”

“可结果呢?”

他顿了顿,声音里充满一种近乎奇迹般的感叹:

“从第一块基石落下,到人能牵着马走过这座桥,前前后后,只用了不到三个月!”

“快得连我们自己人都不敢信。”

这时,他们已经走过了桥。

费拉教长还沉浸在“三个月”这个数字带来的震撼中,心中的疑惑达到了顶点。

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才能驱使人们在绝望的严冬里,完成这样的奇迹?

叶格林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他没有直接解释,只是笑了笑。

“教长同志,光看桥看不出所以然。您再陪我往前走走。答案,就在前面。”

他们绕过一道山梁,爬上了一处高耸的山岗。

顿时,一片无比壮阔、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天启般猛然撞入费拉教长的视野!

脚下是宽阔的河谷,两岸依山势建着一排排整齐的灰瓦民居,炊烟袅袅。

从山谷上游开始,沿着蜿蜒的河流两岸,是无数块拼接在一起的、郁郁葱葱的农田!

那浓郁的绿色如同一条生命的缎带,顺着河流向下游奔涌,越往下越是开阔,直至视野尽头,依然是无边的新绿!

时值八月下旬,夏播的作物已然成苗,焕发着勃勃生机。

在两侧的山坡上,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

人们正在挖掘春天种下的红薯,一串串饱满的块茎被刨出,堆放在田垄上,欢声笑语随着山风隐约传来。

与这平静和谐的农田相对比的,是河岸旁、山坡上那规模浩大、无处不在的建设场面!

无数面红旗在各个工地上迎风招展。

成千上万的人如同忙碌的蜂群,他们在修建高高的架渠,在用石块加固河岸护坡,在挖掘巨大的蓄水池。

号子声、锤凿声、欢笑声隐隐传来,汇聚成一股巨大而昂扬的交响曲!

费拉教长彻底被震撼了。

他征战半生,见过无数宏伟的教堂、坚固的城堡、严整的军阵,却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这不是被迫的劳役,这是一种……一种发自内心的、为了共同目标而迸发出的惊人热情和力量!

这股力量,远比任何圣光术法都更让他感到心惊和一种莫名的悸动。

叶格林站在他身旁,声音平静却蕴含着足以开山裂石的力量:

“现在您明白了吗,教长同志?”

他指向脚下这片巨大的河谷,又指向远方。

“我们当初拼死修那座桥,就是为了把这整片根据地连成一片!”

“从这条河谷往北,还有一个兄弟河谷;往西北,翻过那座山,是一片更大的河谷。三条河谷,三座城,二十个镇,数不清的村子!”

“去年冬天还在挨饿受冻的二十多万难民,现在就在这里,他们亲手给自己建起了新家园!”

“我们这么拼命,修桥、修渠、种地、练兵,不为别的,就为了两个字——活着!”

“不是像猪狗一样苟延残喘地活,而是像真正的人一样,有尊严、有盼头、有未来的活!”

“粮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家园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好日子,等是等不来的,求神拜佛也是求不来的。”

叶格林转过头,看着费拉,眼神清澈而坚定。

“只能靠我们自己的这双手,拼命去干,才能干出来!”

“您看。”

他指着那一片繁忙的工地和丰收的田野,语气深沉而真挚。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站在这里,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击退敌人的原因。”

“我们力量的源泉,就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些正在创造新生活的人民中间。”

费拉教长怔怔地听着,怔怔地看着。

山风吹拂着他花白的头发,他望着脚下那片充满了无尽活力与希望的土地,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贝内托的话语、叶格林的话语、还有那日圣光欢欣融入贝内托体内的景象,在他心中疯狂激荡、碰撞、融合。

他那颗因信仰崩塌而冰冷死寂的心湖,仿佛被这块巨大而灼热的现实狠狠砸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依旧没有说话,但那双空洞已久的眼睛里,已然重新燃起了微弱的火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