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826章 柯蒂斯的不眠之夜

第826章 柯蒂斯的不眠之夜(2/2)

目录

快速翻阅了几张这样的宣传单之后,柯蒂斯当即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宣传单绝对是帝国的叛军印刷的。

结合去年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以及埃里森他读大学的地方,他很快就将其与布尼亚克的大叛乱结合了起来。

当时的帝国在报纸上说,这次的大叛乱是邪眼教徒的余孽勾结本地的暴民产生的,他们拆毁了布尼亚克首府的通天塔,公然挑战着帝国的权威。

柯蒂斯并不是一个喜欢关注政治的人,这些报纸也只是韦伯买来查看各地行情制定马戏团行程用的,他大多都只是无聊的时候拿来看着解解闷。

但现在他却发现事情似乎并不是帝国报纸上诉说的那般模样。

通过这些宣传单,他发现这根本就是不是什么暴民在造反这么简单,这些似乎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工人发起的革命!

虽然没有亲眼见到那些工人悲惨的生活状况,但仅仅是通过宣传单上的描述,柯蒂斯也能想象那种让人窒息的生活。

他为了女儿已经倾尽了自己的所有,但这一切的成果也不过是阻碍了那注定会划下地狱结局的晚点儿到来而已。

自身就有这悲惨经历的柯蒂斯很能对宣传单上的口号共鸣,但他也发现这些宣传单有着明显的区别。

数量最多的那一种,口号写得很让人热血沸腾,话语也很直白简洁,但是多看了这几份就能感到其恢弘口号下的空洞,似乎是光有口号但缺乏内涵。

而另一种呢,内涵倒是有了,不过就是用词上有些拗口,而且有些道理也能看得出来是因为篇幅的缘故浅尝辄止,这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这感觉啊,就像是两波不同的人写的一样。”

柯蒂斯呢喃着说道。

零散的宣传单他很快就看完了,这时候他也来了兴趣,随即拿起了那个牛皮封面的小本子翻开了第一页。

然后他就彻底陷进去了……

这是一个做工有些粗糙的小本子,看得出来外面的牛皮封面是后来加上的,应该是出自埃里森之手。

在其开篇第一页,柯蒂斯就看到了一篇名为《论我们为什么要打败吸血鬼》的文章,署名叫做叶格林,是一个他完全没有听说过的人。

在这篇文章之中,笔者没有像旧大陆这里的地下教会一样,用着传统、复兴、人类至上或者信仰的理由去劝说别人造反。

而是用着一种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话语,阐述了帝国的双轨货币制度以及对殖民地政策解释了帝国对于各大殖民地是如何剥削的。

接着他又解释了在工厂里工人与工厂主的关系,在这里对方提出了剩余价值以及生产资料的概念。

而且不光是城市工厂,对方以戈顿河下游的农村为样本又举例了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帝国、还有农村自身内部的生产关系。

尽管这篇文章中有着很多新颖的词汇是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在笔者详尽的解释之下柯蒂斯这样一个第一次接触的人竟然也能通过前后文联系大致推测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整篇文章的数字不长,但通篇读下来,柯蒂斯却能十分直观地构想出一个庞大、严密、高效、无情的体系,是怎么沿着帝国的体制从上而下剥削底层人的。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论我们为什么要打败吸血鬼》,有趣的是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却都没有直接阐述这个问题。

然而更加有意思的是,任何一个看完这篇文章的人却都能够直接理解标题的意思。

柯蒂斯立即就被这样的思想给吸引住了,他在看完了这开篇的第一个文章之后沉思了良久,接着他就迫不及待地翻到了后面。

之后这位署名叶格林的人还发表了好几篇不同的文章,诸如《雷曼沼泽及其周边7镇43村的走访调查》、《戈顿河下游水利及农业条件摸底》、《论希德罗斯地区的三大矛盾》、《论长期革命的必要》、《论山区根据地的发展必要》、《沃尔夫格勒大革命的胜利影响》……

除了这位叶格林之外,他也看到过不少其他人的文章,其中数量第二多的是一个署名戈尔隆的人。

他的文章基本都是以城市工业以及工人群体为主,虽不如叶格林那般高屋建瓴,却更能让身为工程师的柯蒂斯共情。

这些阐述着沃尔夫格勒工业发展以及工人生活改善计划的文章,虽然跟革命啊、造反啊什么的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却让柯蒂斯看得根本停不下来。

看完一遍恨不得再看第二遍!

柯蒂斯一下子就陷入了进去,竟然都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直到窗子外边听到有人说话了,他才惊呼道:

“糟糕!我竟然看了一个晚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