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金马奖(2/2)
两分钟后,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彻整个维多利亚岛,别墅在火光中彻底坍塌,玻璃和砖石的碎片飞溅到院子的泳池里,激起阵阵涟漪。
只有远处的酒店霓虹依旧在闪烁,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出人意料的是,这起骇人听闻的枪击爆炸案在社会上并没有激起什么波澜,第二天也只有几份当地的报纸在头版不起眼的角落上附上了一小则豆腐块大小的简讯,说是煤气管道爆炸,甚至连现场的照片都没有配发。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EO方面暂时放弃了自己在西非地区的地盘和业务,开始主动收缩,显然是认怂了。
也是,没有好处的打打杀杀,不是他们想要的。
从那艘052DM上面他们就看出来了,“天怒”的身后,明显是有着华夏的影子。既然如此,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背后搞点鬼没问题,至于当面跟华夏叫板,他们没有那个底气。
西芒杜铁矿那边,老狼也查出了几个铁矿方面的内奸,再顺藤摸瓜一捋,躲在这些人后面的,果然也是EO。
按照夏沫的建议,这些人被移交给了几内亚警方,憋了一肚子气的敦布亚可算是找到发泄的对象了。
后续的事宜,夏沫全盘交给了齐骆处理,他则是在11月5号晚上搭乘土耳其航空的飞机离开了几内亚,直飞伊斯坦布尔。
从伊斯坦布尔转机是前往台北最快的方案了,算上转机时间,足足需要三十四个小时,抵达台北的时候,估计也是7号的上午了。
金马奖的开幕红毯是不用想了,肯定赶不上,不过这台北之行,还是必须要去的。
夏沫已经是威尼斯影帝了,其实并不太需要湾湾这个金马奖的承认,毕竟威尼斯电影节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不是金马能比的。
但这次他的《周处除三害》一口气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动作设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等八项提名,湾湾方面也是诚心大力邀约,甚至暗示夏沫只要过去就一定有奖。
夏沫还是有点心动的,毕竟剧组可不止他一个人——这可是金马奖喂!你不想拿,别人想拿啊。再说了,除了最佳男主角,还有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啊,这两个奖也是很香的。
华人电影三大奖——大陆的金鸡奖、香港的金像奖,还有就是湾湾的金马奖——它们都是各自地区最高级别的电影奖项。
先说金鸡,金鸡奖是所有华人电影奖项中最重表演性和专业性的,按理说权威性应该最高。
可不足之处也不少:一是金鸡奖每两年才举行一次,这个评选周期就有些奇葩,难免存在着时效上的滞后性。
二是金鸡奖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影帝从不二封!甚至影后,除了早年的巩丽、潘红还有宋春莉三人,之后也从不二封。
三是金鸡奖更偏向于小众影片和不知名的演员,而且参选的影片很多是主旋律电影,这样一来,最佳影片的含金量就下降了。
只要是得过金鸡奖的演员,即便作品再优秀,去了也只能帮别人抬轿子,所以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粉丝对金鸡奖的关注度自然就会大幅削弱。
少了那些大牌演员的捧场,金鸡奖再好,人气也注定高不起来。
再看金像,为了保护香港的本土电影产业,金像奖设置了严格的参评限制条件。所以参与金像奖评选的,并非涵盖所有的华语片,而是聚焦于香港电影。
要成为香港电影,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而是出品公司(最少一间)是香港的合法注册公司;三是至少六名工作人员(每个项目限计一人)持有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红火的时候,港片是华语片老大,这么玩当然没问题,可惜后来港片没落了,金像奖也就随之式微。
随着香港影人北上成风,金像奖的关注度自然也是每况愈下。即便如此,金像奖依旧固步自封,抱着与市场格格不入的老规矩不肯放手,结果是越玩越小,搞到现在都快变成香港人自娱自乐的玩意了。
不过再怎么说,金像奖依旧还有点余威尚在的意思。
最后来看金马,相比于以上两个奖项,金马奖的含金量还是要更高一些,毕竟它针对的是整个华语电影圈,像星马地区的作品也可以来参加金马影展。
金马之名,来自于金门和马祖,两者都是毗邻大陆的岛屿,是两岸一家的象征。
湾湾选择以“金马”作为电影节之名,也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