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轻松拿捏(2/2)
不过李景孝从云霄和碧霄嘴里,也知道了多宝道人其实也修炼过肉身之法。
至于具体修炼的是什么功法?
是否也修炼过八九玄功,修炼到何等境界。
大概除了通天教主之外,就没人知道了。
李景孝得知这事时,暗道难怪多宝道人,被番天印打中脑袋时,也只是被打了个踉跄。
对比封神里,杨戬力敌手中拿着番天印的殷郊时,也是硬抗番天印而不伤。
李景孝大致能估算出,多宝道人顶多只是比肩《八九玄功》第五层的肉身强度。
而多宝道人作为截教首徒,大概也也修炼过八九玄功。
此时的玄都,若是也修炼的八九玄功,李景孝估计应该是第四层的水平。
不对,或许仅仅只是第三层。
人阐截三教弟子,人人都知道这门护教玄功的厉害之处。
可明面上,也就阐教的玉鼎真人和杨戬师徒俩,修炼了这门神功。
不是没人愿意学,而是确实难学。
加上这门神功可是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人,一起创出来的神功。
三人成圣之后,又凑在一起改良过,这才最终成书。
等于集齐了三个圣人所学、所长,这才创造出来的功法。
把这门神功看的自然很重。
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到的。
老君就玄都一个徒弟,玄都但凡想学的,老君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但玄都好奇之下,确实如李景孝猜测的那样,修炼过一些年。
最后会放弃,一是八九玄功越到后面越是难练。
即便修炼到第五层,也就是个袁洪、杨戬之流的实力。
而杨戬和袁洪虽然厉害,可在李景孝这级别的人眼里。
一招‘袖里乾坤’,轻易就能把他们擒拿住。
所以以玄都的身份和资源,修炼八九玄功,确实不划算。
二是玄都大法师可是玄门三代首徒,阐教和截教所有门人弟子的大师兄。
若是和杨戬一样总是扛着兵器,冲上去和人近身打斗,实在有些不好看。
也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
大概率还会被阐教和截教的师弟、师妹们偷偷嘲笑。
别说玄都愿意,老君这个当师父的。
甚至是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两个当师叔的,肯定都不愿意。
当初三清还没分家,对玄都这个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玄门颜面的三代首徒,自然重视的很。
而截教中,以通天教主好面子的性格,玉鼎真人既然主修八九玄功。
那截教中,除非有人天赋确实极好,也适合修炼这门神功。
否则通天教主绝不愿意自己的徒弟,在修炼这门神功上,比不过阐教的二代弟子。
所以即便多宝道人,其实也修炼过这门神功。
但外界却没人知道。
之所以隐瞒,也不过是不想被玉鼎真人比下去。
要不是云霄和碧霄告密,李景孝也只会以为多宝道人,修炼过其他肉身之法。
——
李景孝既然有心从玄都身上多赚些经验,一旦有机会占便宜。
自然是毫不犹豫的仗着自己的力量,比玄都强多了。
而不停重击逼迫玄都在比武时,不得不分出三分心思,放在如何化解和对抗那股巨力上面。
等于一开打,就先输了一两分。
而且李景孝此时施展起太极剑,比起当年在红楼世界里,威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动则如雷霆,静则如泰山。
可谓真正领会到‘刚柔并济、阴阳交融’的境界。
看的在场的童子、黄巾力士们目瞪口呆。
又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死死看着李景孝出剑轨迹。
场上正和李景孝较量的玄都,则是越打越难受。
越打越憋屈。
太极剑的精髓和原理,玄都其实早就看出来了。
但懂原理和如何自己施展出来,至少也需要个过程。
要不然,也不会有‘纸上谈兵’这个典故。
嘴上说起来,其实简单的很。
但真正动手时,其实是两回事。
而且李景孝虽然没向封神中的老君学武艺,但玄都施展的剑法在他眼里,同样没多少秘密可言。
修仙版的满级《御剑术》绝不是浪得虚名。
而且当年在西游世界里,真武大帝还命龟蛇二将,把他当年荡平北俱芦洲,降妖除魔。
又杀的四大部洲的妖魔,见了他就瑟瑟发抖之时。
所思所得创造出来的剑道,一股脑的全传给了李景孝。
所以李景孝在西游里,拜师老君之后,那老头从没和他提起过剑道上面的功法。
或者传授他一门剑法。
说白了,有了真武大帝杀出来的剑道。
那李景孝在剑法一道上,确实不需要其他人再教他了。
而李景孝会的道法和神通又多的很,群攻方面的手段,同样不少。
不管是雷法、火法,又或者是音波攻击。
杀伤力和群伤效果,其实都比御剑术强那么一些。
不是御剑术不行,而是游戏里刷出来的戒指、项链和法宝。
对火系、雷系功法的强化效果惊人的很。
动不动就强化七八、十来倍的威力,李景孝自然更喜好实用火法和雷法了。
不过,要是李景孝今后刷出一柄,超级厉害的仙剑当兵器。
那御剑术呈现出来的杀伤力,肯定又会比火法、雷法和音波攻击厉害。
而且说实在的,万剑齐飞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确实比不上漫天神雷,或者滔天烈焰来的唬人。
所以李景孝自从离开红楼世界之后,就很少使用御剑术。
但这不代表他就荒废了这门看家本领。
只是几十招,玄都手中的仙剑,就被李景孝给挑飞离手。
脑中立马响起了+75万点经验的提示。
而玄都只是露出个懊恼的表情,却丝毫没生气的意思。
还下意识张嘴就询问起太极剑的功法和招式。
看样子,这位大师兄已经被这门李景孝,改良过多次的剑法给吸引住了。
当然,这也和太极剑在李景孝手中,已经很是贴近太清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