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李靖分兵布天网 雪夜奇袭定襄城(1/2)
书接前回。朔风怒号,大雪如席,天地间一片苍茫。李靖在中军大帐内接到苏定方攻克贺兰关的捷报,火光映照着他刚毅的脸庞。他接过战报,目光扫过一行行墨字,唇角微扬,眉宇间却不见丝毫松懈。
“定方果然不负所托。”他低声自语,将战报轻轻置于帅案之上,随即起身踱步至帐中悬挂的巨大舆图前。那幅由数十张羊皮拼接而成的地图上,山川河流、关隘要道皆以朱砂细笔勾勒分明,仿佛整片北疆大地尽在掌中。
他的指尖缓缓滑过地图,最终停在“七口关”三字之上——那是突厥颉利可汗北遁漠北的咽喉之地,一旦失守,敌酋便如飞鸟入林,再难追及。李靖凝视良久,眼中寒光一闪,似有雷霆蓄势待发。
帐外风雪愈烈,卷着碎雪拍打帐帘,发出猎猎声响,仿佛天地也在为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战擂鼓助威。李靖浑然不觉寒意侵体,只觉热血奔涌于胸中。他猛然转身,袍袖带起一阵疾风,声若洪钟:
“传我将令!苏定方、高慧英夫妻不必留守贺兰关,即刻率部转赴七口关,务必死死扼住此关,断颉利北逃之路!”
亲卫肃立听命,不敢稍有迟疑。李靖略一沉吟,又道:“再传英国公李绩,命他点三万精兵,速往七口关协助苏定方。二路兵马合为一处,互为犄角,若有敌来犯,当以雷霆之势击之!”
话音未落,帐内众将已屏息凝神,甲胄轻响,皆知大战将至。李靖目光如炬,扫过诸将面容,继续下令:
“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
“末将在!”李道宗出列抱拳,身形挺拔如松。
“你率本部人马进驻阴山南麓,依山设防,构筑壁垒。若突厥残部欲向西窜逃,不可贸然出击,只需守住要道,断其退路即可。切记,勿贪功冒进,稳守为上。”
李道宗重重点头:“遵元帅令!”言罢转身而出,身影没入风雪之中,宛如一柄出鞘利剑,直插寒夜。
“柴绍、平阳公主!”李靖声音再起。
帐下一对夫妻应声而出,正是大唐开国名将柴绍与其妻——巾帼不让须眉的平阳昭公主李秀宁。二人并肩而立,铠甲鲜明,英气逼人。
“你二人率右翼骑兵奔袭云州方向,堵截突厥可能南窜之路线。若遇颉利主力,立即围而不攻,急报中军;若见小股溃兵,则就地歼灭,勿使一人漏网!”
柴绍拱手领命,李秀宁更是朗声道:“请元帅放心,妾身虽为女子,亦愿提刀斩敌首,不负家国之托!”语毕翻身上马,披风猎猎,踏雪而去,留下一道飒爽背影。
李靖目送她远去,微微颔首,心中暗赞:“真女中豪杰也。”
继而,他接连点将:“张公谨、秦叔宝、尉迟恭!你三人各领本部人马,沿定襄外围布防,形成第一道包围圈,务求滴水不漏!屈突通、屈突盖兄弟负责护送粮草辎重,确保大军补给畅通无阻;史大奈、尚青山、张士贵分攻周边小寨,清除定襄外围屏障;李孝恭、尹开山、刘洪基、段志玄、马三宝等将,各按先前部署,严守岗位,不得有误!”
一声声令下,如金铁交鸣,掷地有声。众将领命而出,甲叶铿锵,脚步坚定,汇成一股无形的杀伐之气,在风雪中弥漫开来。整个唐营顿时忙碌起来,旗帜翻飞,战马嘶鸣,刀枪林立,一场针对定襄城的天罗地网,正在悄然铺展。
待诸将散去,帐内唯余副将与几名文书官。李靖负手立于帐口,望向漫天飞雪,眼神深邃如渊。风雪扑面而来,吹动他鬓边银丝,却吹不动他心中那一团炽焰。
他对身旁副将淡淡道:“取我宝盔、宝甲来。再点三千飞虎铁骑,随我夜袭定襄城!”
副将闻言大惊失色:“元帅!此刻天降大雪,夜色正浓,山路难行,城池坚固,奇袭虽出其不意,却也凶险万分!不如待明日天明,大军齐动,稳扎稳打……”
“正因风雪大作,才是良机!”李靖猛然转身,目光如电,打断其言,“颉利必料我军刚克贺兰关,需休整数日方可再战。他此刻定在城中饮酒取暖,疏于防备。而这风雪,正是我军最好的掩护!”
他语气沉稳而果决:“飞虎铁骑乃我大唐精锐中的精锐,人人可一当十,马蹄裹布,行踪无声。乘此风雪掩护,潜至城下,一举破城,定能生擒颉利,终结北患!”
副将见主帅意志坚决,不敢再劝,只得匆匆传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