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将门传艺聚故交 稚子初逢续情谊(2/2)
裴行俭已有根基,主修枪法与兵略;罗明则从最基础的站桩、扎马步开始。小家伙性子执拗,摔倒了从不喊痛,咬牙爬起继续练。有一次练“伏虎桩”,双腿颤抖不已,额头汗水滴落地面,仍不肯松劲。
苏定方看在眼里,唤他近前,低声问道:“累吗?”
罗明喘着气,摇头:“不累!我爹说过,男子汉流血不流泪,吃苦不算苦!”
苏定方心头一震,竟一时语塞。良久,才拍了拍他的肩:“好孩子,你爹说得对。但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能吃苦,更要懂仁义、知进退、明大节。这些,我会慢慢教你。”
孩子们的进步日新月异。裴行俭枪法渐趋圆融,已可与府中副将周旋十余合而不败;罗明虽年幼,但拳脚已有章法,尤其那一记“崩拳”,竟隐隐带有罗士信当年横扫千军的气势。
第十日午后,府外忽闻喧哗之声。紧接着,门房飞奔来报:“秦老将军、程老将军他们来了!”
话音未落,只见秦琼拄着拐杖,在儿子秦怀道搀扶下缓步而入,身后跟着程咬金、李绩、张公谨、尉迟敬德等人,皆是当年瓦岗旧部,如今大唐开国元勋。
“九弟!九弟!”程咬金远远就扯开嗓子,提着酒葫芦大步迈进,“你四哥我可想死你啦!听说你又要添丁,还收了个小罗明,这不是双喜临门嘛!”
众人哄笑入厅,高慧英早已命人备好清茶果品。众老将落座,目光齐刷刷投向庭院——只见裴行俭正蹲在一旁指导罗明如何调匀气息,两个孩子盘腿相对,神情专注,宛如一对亲兄弟。
秦琼望着那熟悉的眉眼,不禁叹道:“这孩子,跟士信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当年他挥斧冲锋,万人辟易,如今看他儿子在这儿练功,真像是时光倒流了一般。”
程咬金灌了一口酒,抹嘴大笑:“二哥你看!咱九弟如今功成名就,马上又要当爹,再看永昭、行俭,还有我家怀亮、你家怀玉,这不就是咱们瓦岗小将接班了吗?将来保准比咱们这群老骨头还有出息!”
李绩抚须微笑:“四弟还是这么急性子。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些人南征北战几十年,不就是为了天下太平,子孙后代能安稳成长、习文练武吗?如今九弟府上有此景象,便是最好的回报。”
张公谨点头附和:“是啊,想当年在瓦岗寨,咱们啃着窝头喝酒,畅谈天下大事,做梦也没想到,真有一天能看到大唐一统,百姓安居,连我们这些粗人也能教子孙读书识字。”
厅中笑语不断,尽是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有人说起当年夜袭王世充营寨,有人提起洛阳城下血战,说到动情处,几人眼眶微湿,却又相视大笑。
苏定方环视这些鬓发染霜的老兄弟,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他们是草莽英雄,是反隋义士;如今,他们成了帝国柱石,儿孙绕膝。那份同生共死的情谊,历经战火与岁月洗礼,非但未曾褪色,反而愈加醇厚。
庭院里,裴行俭扶起罗明,鼓励道:“刚才已经进步很多了,再来一次马步冲拳,坚持住!”
小罗明深吸一口气,双脚稳扎地面,双拳缓缓提起,口中默念口诀:“沉肩坠肘,气贯丹田……”一拳轰出,竟带起一阵微风。
高慧英看着这一幕,轻轻靠在苏定方肩头,低声道:“真好。”
苏定方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嘴角含笑:“是啊,真好。”
阳光穿过石榴树层层叠叠的嫩叶,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老将们的谈笑声、孩子们的练武声、春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昔日瓦岗英魂,仿佛并未远去。他们的热血与信念,正透过这一代又一代少年的成长,悄然延续在这太平盛世之中。
将门传艺,不止于武技;故友重逢,亦非止于叙旧。这是传承,是希望,更是乱世之后,人间最美的风景。
欲知裴行俭与罗明武艺进展如何,苏定方又将迎来怎样的军中使命,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