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对于各编制等级军事医疗的改革,野战医疗部队的作用(2/2)
“总座多次强调,战士们的生命健康,是战斗力的基础,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问题。”
“过去,我们因为医疗体系基础差,再加上医护人员稀少,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救护和救治工作。”
“也就导致我们没有一套完整的战场医护体系。”
“而现在,既然我们有时间,有人力、物力、财力就要把这件事情给完整的解决好。”
这次的会议不管是宋明远,还是主持人,亦或者是现在讲话的孟逸尘,所有人说话都是开门见山。
军人就得这样,行事和作风都要雷厉风行。
“原有的医疗队或者战地医院下设级别是战区级,各师、各团只拥有卫生员。”
“这是不行的。为此,我们联合泰安总医院制定了全新的改革方案。”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方案并不厚,只有寥寥几页纸,但是却将所需要表达的问题说的清清楚楚。
“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分级、连贯、高效、专业的医疗救护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保障官兵的生命健康。”
他说到这里并没有继续往下进行,他在等
副官处出动的人很多,所以没有多久就全部发完。
“诸位请看你们手里的方案,这张体系图从最前沿的火线到后方的战略纵深,划分等级非常明确,环环相扣。”
“首先位于最前沿的就是连级救护组。”
“每个步兵连等一线作战部队,配属一个救护组,由2-3名受过至少三个月专业训练的卫生员组成。”
“他们配备标准急救包(内备止血带、绷带、磺胺粉、止疼针等等),任务就是火线抢救。”
“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简单复苏,并将重伤员快速后送至后方的救护点。”
这点相比较之前可是好上了不少。
按照以前来说,人民军以前的连级作战单位也有卫生员,但是所配备的药品可是没有那么的齐全。
现在这种增加了前沿受伤战士能够存活下去的概率。
“其次,就是团级医疗所。”
“每个团设立一个医疗所。编制包括1-2名军医(或者经验丰富的医官)、3-5名护士、8-10名卫生员。”
“这一环节中配备简易的手术器械、抗休克药物、更多种类的药品和一定数量的担架。”
“具备清创、缝合、抗感染、抗休克等初步手术能力,并负责集中管理轻伤员和需要紧急处理的重伤员。”
“第三层级为师级野战医院。”
“每个师下辖一个野战医院。其中编制包括5-8名军医,15-20名护士以及若干卫生院和辅助人员。”
“拥有手术台,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手术,各类药品的存储量也是具有相当的规模,向前两个级别进行提供。”
“第四层级就是后方医院。”
“后方医院包含泰安总医院以及后续各中心城市所要建立的医院等等,接收从野战医院转来、需要进一步治疗和恢复的重伤员。”
“这些医院的设备更为完善,专科力量更强。”
“最后就是后勤保障部队中的野战医疗部队,他们的存在就相当于是军事医院体系中的领头羊。”
“下属各野战医院申请各类的医疗器械、药品都需要经过它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