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1/2)
哈密城下,朔风卷起黄沙,裹着血腥味拍打在斑驳的城墙上。
兀慎首领那力不赖勒马立于高坡,他身后,数千兀慎精骑静默如铁,唯有马匹偶尔不安地踏动蹄子。
而阵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近千名被绳索串联的当地百姓,在皮鞭驱赶下瑟瑟发抖,他们赤手空拳,成为攻城的第一道血肉洪流。
没办法,哈密周围没有森林,兀慎人也没时间制造攻城器。
不过这也正和那力不赖的想法,他本来就不指望这些异教徒攻城,只是想要借助战争来消耗他们的人口。
“擂鼓!前进!”那力不赖的号令冰冷如刀。
沉闷的战鼓骤然擂响,驱口们发出绝望的哭嚎,被后方兀慎骑兵的弯刀逼迫着涌向城墙。
而守城的火者人,也没有将这些人当做同胞,而是在马麻黑冷酷的命令下射箭还击。
箭矢如蝗,滚油倾盆而下!冲在最前的驱口成片倒下,惨叫声与焦糊味弥漫战场。
血战持续半日,驱口死伤殆尽,但城墙根已被尸体和残骸堆出数道缓坡。
哈密城是没有护城河的,只有一道不深的缓沟。
如今驱口的尸体已经填平了缓沟,而城内火者的弓箭也消耗了不少。
天空中的太阳已经开始倾斜,此时已经过了午时。
那力不赖看到时机差不多了,这才下令道:
“正式攻城!”
随着那力不赖的下令,最后一批驱口被赶向了哈密城下。
或许是上午的战斗消耗太多,或者是这一批的驱口数量太少,这一次火者的弓箭稀疏了不少。
竟然有不少驱口都冲到了城下。
原本火者是不在意这些冲到城下的敌人的,哈密城有坚固的城墙,这些没有任何武器工具的驱口,也是爬不上城墙的。
但是让哈密守军没想到的,这些冲到城下的并不是驱口,而是伪装的兀慎死士。
这些兀慎人身上绑满了火药,等到他们来到城下后,就点燃了身上的火药。
“佛敌受死!”
随着一声声怒吼,哈密城下发出巨响,硝烟升起之后,剧烈的爆炸炸开了城墙一角。
“杀进城,不留活口!”
那力不赖举起弯刀,所有兀慎人冲向了那个缺口。
在一旁观战的刘秉知道,火者已经败了。
当日,哈密城陷,火者首领马麻黑领着几十骑逃出城,留守在城内的火者士兵都被那力不赖下令屠杀。
刘秉只能将一切记录下来,然后发往京师。
——
京师,京师百姓并不关心千里之外的战事。
没办法,虽然在报纸的宣传下,大家都喊着“复兴汉唐”,但是西域太远,京师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身边的事情。
比如通政使李一元要离京了。
通政司内,准备启程的通政使李一元,突然接到了手下徐叔礼的通报,是苏检正前来拜见自己。
李一元有些不高兴。
自己这次离京,不少人都是幸灾乐祸。
尤其以自己的死敌,前任,吏部尚书杨思忠为甚!
杨思忠这厮,竟然亲自写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派人送给自己。
其中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简直就是咒自己!
自己去的是敦煌!不是要出阳关!
李一元心中满是恨意,但这次离京是皇室和内阁的意思,他也不敢违抗。
苏泽念及自己这个老上司,特意过来给自己送行,也算是给李一元面子了。
李一元让徐叔礼请苏泽进来,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后,苏泽突然解开腰间的袋子,将袋子张开。
不一会儿,一只胖鸽子飞进了通政司的公房内。
李一元觉得这胖鸽子有些眼熟,他想起来当年苏泽还在通政司的时候,他就曾经见过这胖鸽子钻进通政司的后厨偷米吃,原来这胖鸽子是苏泽饲养的啊?
苏泽道:
“李大人,下官这只鸽子能够千里传信,如果您有什么需要他急递回京师的消息,只要将米袋打开,它就会过来。”
李一元觉得有些离奇,自己一路上西行,这胖鸽子怎么会知道自己在哪里?又要如何给移动中的人传信?
但是别人这么,李一元会当做玩笑,可苏泽这么,李一元还是信了几分。
毕竟坊间都把苏泽成武侯转世了,诸葛武侯总会几手异术吧?
李一元又道:
“本官离开后,通政司内的事务,子霖有空稍微担待着点。”
“啊?”
李一元看了一眼苏泽道:
“自子霖离开通政司后,我通政司的左右通议都没有补缺,如今本官又要西行,司内日常事务还好,遇到要事只能找你了。”
苏泽这才想起来,通政司内的人才们,都被杨思忠这个前任通政使外派了。
通政副使本就不常设,前任副使致仕后就空置。原本通政司的二三把手就是左右通议。
后来自己升任通议,然后又升任检正中书门下五房,但是李一元几次要求吏部递补,但是吏部都拿不出人选来。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前任通议是苏泽,虽然苏泽在任上也没做多少事,但是大家都会将现任的成绩和苏泽比较。
那干得再好都是应该的,干得不好又会被人揶揄。
所以左右通议的人选难产。
李一元拱手道:
“日后奏疏递送的事情,还请中书门下五房多担待着些,反正这业务你们也有。”
苏泽连忙答应下来。
到了最后,苏泽又对李一元建议道:
“李公,如果您想要查看沿途驿站的情况,可以选择微服出行。”
“微服出行?”
苏泽道:
“若是您以通政使的身份出行,沿途驿站必然要严阵以待,也就看不到问题了。”
“下官建议您以赴陕甘上任的地方官员身份去,这样就能看到驿站的真实情况。”
“下官也会奏请陛下,派遣一支京营精锐护送。”
李一元听完,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接受了苏泽的意见。
反正通政司是签发勘合的,李一元让徐叔礼搞了一套文书,装作赴甘肃上任的县令,决定离开京畿就以这个身份投宿驿站。
——
前往甘肃,首先要去陕西。
从京师前往陕西,主要有两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