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79章 真不知道您是太上皇

第679章 真不知道您是太上皇(2/2)

目录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