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前往混沌海(2/2)
这需要何等炽盛与纯粹的战意!
他推演圣皇子的斗战圣法,那种纯粹到极致的战意,近乎于“道”本身。
或许其契机在于“归一”?
将无穷战意、万般变化,最终凝聚为一点,穿透那“惯性”的薄膜,如同最锋利的针尖刺破水面的张力?
这需要圣皇子对自身之道的掌控达到前所未有的微观层面,极于精,极于微,方能以点破面,于无隙中硬生生凿出一线生机。
他剖析金澜的太阳圣皇道,光耀万古,滋养众生,其本质是生命与创造的极致。这条路,或许不该是去“冲击”规则,而是去“补全”?
让天地意识到,这条道的存在,对于宇宙本身的繁荣与稳定是“有益”的,是“必需”的,如同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从而让规则惯性“心甘情愿”地为其敞开一丝缝隙?
这需要金澜将太阳圣皇的道,推陈出新,展现出超越前人的、对天地众生更宏大的意义,甚至引动众生愿力与天地功德,以“大势”促“大变”。
每一个设想都极其艰难,充满了不确定性,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但王腾乐此不疲。
他的道行在这种极致的推演与思考中,愈发深邃,内敛的“无”更加难以测度,仿佛他真的在逐渐成为宇宙背景的一部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幅描绘“道”之底蕴的永恒画卷。
这一日,王腾的本体再次于北原王家禁地显化。
混沌气缭绕中,他眸中的推演之光渐渐平息,转化为一种明澈的了然。
他召来了忠心耿耿的王家族老,平静地吩咐了几句,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道韵。
不久后,数道以混沌石皮精心封印的玉简,承载着王腾以无上道则书写的、针对叶凡、圣皇子、金澜等寥寥数人的、不含具体功法、只蕴含某种大道方向指引的玄奥意念,被秘密送了出去。
这些玉简仿佛拥有生命,自行撕裂虚空,跨越无尽星域,无视诸多禁制,精准地投向各自目标那被重重道则保护的闭关地。
这些玉简中的内容,并非具体的成帝法门,那需要他们自身去开创。
而是王腾基于千百年的观察与推演,为他们指出的、可能触及那“规则惯性”关键节点的、属于他们各自大道的独特“可能性”与“灵感火花”。
比如给叶凡的,可能是一种关于“刹那真实”与“规则缝隙”的启示;给圣皇子的,是一种关于“极点穿透”与“意志唯一”的提示;给金澜的,则是一种关于“道济天下”与“天地共鸣”的引导。
如同在迷途中点亮的一盏盏微弱的灯塔,指引方向,但如何抵达,仍需他们自己乘风破浪。
做完这一切,王腾再次消失在混沌气中,无人知晓其去向。
他仿佛一个辛勤的园丁,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然后静静地等待着,观察着,同时也继续着他自身永无止境的求索。
他知道,关键的蜕变,需要他们自身去完成,需要那灵光一闪的顿悟,需要那千锤百炼后的终极一跃。
他能做的,已经做了。
剩下的,便是等待这个时代的天骄们,能否抓住那一线契机,真正鱼跃龙门,将这沉寂的万古星河,搅动得风云激荡。
宇宙边荒,一颗即将步入暮年、内部能量极不稳定的巨大恒星附近,王腾的身影悄然浮现。
他凝视着那颗躁动不安、体积堪比数十个太阳、表面不时喷发出毁灭性能量风暴的恒星,感受着其内部引力与辐射压力的激烈对抗,那同样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剧烈冲突与惯性挣扎——
引力的惯性要将其坍缩,辐射的惯性要将其撑爆,两种宇宙基本力在此刻进行着最后的角力。
“太初……众神并立……”他低声自语,这个念头如同魔咒,始终萦绕在他心间,“若那段破碎的记载为真,那时的天地规则,又是何等模样?是更加‘柔软’?
更加‘包容’?还是存在着某种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维持多极并立的更高层次秩序?为何会演变至今时今日,对‘唯一性’如此执着?
是自然演化,还是……有外力干预?”
他隐隐觉得,解开这个谜团,或许不仅能解决当下叶凡等人面临的困境,更能窥见到这方宇宙更深层的秘密,甚至可能与那遥不可及、视宇宙为藏品、给予“五十寿元”的“收藏家”。
存在着某种意想不到的关联。
这“规则惯性”,会不会就是“收藏家”用来维持其“藏品”稳定性的一种“设置”?
然而,关于太初纪元的信息实在太少,如同风中的尘埃,早已散落在时光长河的最深处,难以打捞。
强如狠人大帝,于万古轮回中也不过惊鸿一瞥,难辨真伪。
那些所谓的上古遗迹,大多也只能追溯到神话时代初期,关于太初,几乎是一片空白,仿佛有一段历史被刻意抹去,或被时光彻底磨灭。
“或许,该去那些连至尊都视为禁忌,记载可能早已湮灭,但或许还保留着最古老‘痕迹’的地方看看了……”
王腾的目光投向了宇宙中几个连星辰光芒都显得黯淡、被无尽迷雾与危险笼罩的传说之地。
“混沌海”、“归墟之眼”、“万道起始之地”、“时空断崖”……这些名号流传于最古老的典籍中,被视为生命的最终禁区,是大道都要绕行的绝域,踏入者九死一生,甚至可能触及宇宙最本源的杀机。
但或许,也正是这些连时光都难以完全侵蚀的奇特绝域,才埋藏着太初秘辛的最后碎片。
他的身影再次模糊,化作一道若有若无、几乎与宇宙背景辐射融为一体的流光,选择了其中一个名为“混沌海”的传说之地,向着宇宙最古老、最沉寂、也最危险的角落遁去。